搜索更多內(nèi)容
《寒食》古詩意思是什么?這首詩用意深刻表面贊美,實則暗諷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今譯】 春日的京城中,
無處不是飛舞的楊花;寒食的東風(fēng)里,皇宮御柳橫斜。暮色降臨,恩賜的燭火從宮里傳出,那淡淡的輕煙,一縷縷地散入寵臣之家。
【全詩賞析】
韓翃是名列“大歷十才子”的詩人之一。在大歷詩壇上, 部分詩人詩作尚存有盛唐余韻, 這首 《寒食》詩便是一例。
詩題一作《寒食即事》。“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清明前兩日。古人每逢此節(jié), 前后三天不生火, 只吃現(xiàn)成冷食, 故名寒食。據(jù)《西京雜記》記載,在漢代,寒食這天雖然全國都禁火,但皇帝卻賞賜給侯門貴族以蠟燭,特許照明, 以示恩寵。唐承漢制, 因襲舊例, 也在寒食傳燭示恩。元稹 《連昌宮詞》有“特勅宮中許燃燭”之句,說的就是這事。本詩借漢事以喻唐事, 以見皇家恩澤只惠及上層, 在綺麗的春光描繪中,微露出諷諫之意。
前兩句寫京城春色?!按撼菬o處不飛花”是燴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好處在于, 寫出了暮春時節(jié)人人眼中所見、人人筆下所無的特有景致?!按撼恰敝复禾斓拈L安城,造語新穎,音調(diào)諧和,給人以美感?!盁o處不”是用雙重否定表肯定, 表達(dá)效果較直述語氣更為強(qiáng)烈; 若換成“春城處處皆飛花”,勢必索然寡味。“飛花”指隨風(fēng)飛舞的柳絮, 杜甫《寒食》: “寒食江村路,風(fēng)花高下飛?!笔瞧溆米炙荆? 有人解作“落紅無數(shù)”, 不妥。就因果關(guān)系來看,首句實承次句而來,正因為“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所以才“春城無處不飛花”。在這春光濃麗的寒食節(jié),東風(fēng)吹拂,御柳夭斜,枝頭柳絮,漫天遍地, 輕揚曼舞, 才使得偌大的長安城無處不飛花。
春天到處萬紫千紅, 可寫的景物甚多, 詩人僅選取了 “御柳飛花”這一最富有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寫, 讓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豹,真可謂“動人春色不須多” 了。在描寫時, 詩人避免了直接陳述, 用因果倒置手法來突出“飛花”,用雙重否定句來強(qiáng)調(diào)“飛花”,取得了一波三折、情致宛轉(zhuǎn)的藝術(shù)效果。詩人在柳上著一“御”字, 顯示出描寫的是皇家宮苑的柳樹, 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 “漢宮”。
后兩句寫當(dāng)日情事, 時間由白晝移至傍晚。寒食禁火, 一般百姓家中夜間也不許點燈, 但是貴族階層卻獲準(zhǔn)例外?!叭漳簼h宮傳蠟燭”, 在傍晚時分, 皇帝已派人將蠟燭頒賜到貴族家中了。挨家挨戶地頒賜, 所以說“傳”。誰人有權(quán)領(lǐng)受皇帝賜燭的殊榮?“輕煙散入五侯家”。蠟燭質(zhì)量愈高,煙子愈少,所以說“輕煙”。這 “輕煙”是皇帝恩澤的象征,領(lǐng)受它的是皇帝最寵幸的“五侯”。“五侯”本是漢朝典故。西漢成帝時, 外戚王譚等五人同日封侯,世稱五侯, 見《漢書 ·元后傳》。東漢順帝時, 外戚梁冀之子及叔父五人封侯,世稱梁氏五侯, 見《后漢書·陳蕃傳》。東漢桓帝時,封宦官單超等五人為侯,亦號五侯, 見(后漢書·單超傳)??傊?,五侯不是指外戚, 就是...
查看詳情>>與“《寒食》古詩意思是什么?這首詩用意深刻表面贊美,實則暗諷”相關(guān)的文章
寒食古詩的意思,為什么說它是首罵皇帝的詩?韓翃靠它得到了唐德宗的欣賞
高筑基,朱漆門,古琴涔涔為君濆;碧玉酒,金足樽,樓榭歌臺磬不渾。
戒衛(wèi)森嚴(yán)的皇宮,檀香繚繞的大殿,鑲金雕龍的寶座之上,端坐的是中國古代最高權(quán)力的行使人,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实?,是一個王朝的核心與威嚴(yán),是誰都不敢正眼相看的人,更不用說罵皇帝,這可是忤逆天子之大忌。
有一句民間俗語叫做“關(guān)起門來罵皇帝”,敞開大門明著罵朝廷可不是鬧著玩的事。然而就是有人敢這么干,不僅罵了,還寫出來流傳后世以便讓更多的人去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還有人寫:“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遍L生殿上,風(fēng)華正茂的年輕少女本該嫁給金輿王子,卻被一個56歲的老年人“壽王”搶走了,更要命的是這老年人還是王子的老爸,何其荒唐!
白居易和李商隱的哀怨,幾乎都基于仕途的不得志,試想如果這二人都是朝廷要員,想必也不會如此直來直往。然而有一個人罵皇帝卻賺大了,他本來只是普通市民一個,卻因為寫了一首水平非常高的罵皇帝詩,皇帝看了不僅不生氣,反而對其大加嘉賞!
這位詩人因而走上人生巔峰,從此平步青云,可謂一首罵詩改變命運!下面小解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全唐詩》里也收錄了這首詩。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翻文:春天的長安城處處飛花,寒食的東風(fēng)吹斜皇宮的柳枝;黃昏時分宮中傳遞出御賜的燭火,輕繚的青煙飄入了王侯之家。)
大家可能發(fā)現(xiàn)了,看完這首詩的翻譯,貌似沒有一點罵人的意思啊!作者將寒食節(jié)長安城內(nèi)的傳燭活動描述得生動細(xì)致,借助輕煙將那種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揮灑得淋漓盡致,甚至可以說是一首歌功頌德之作!那么為何會說它罵了皇帝呢?
這正是此詩的高級之處。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寒食,寒食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焚身而亡的介子推而延續(xù)兩千余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這一天,百姓們不生火做飯,禁煙火,只吃冷食。
也就是說,寒食當(dāng)天是不允許生火的,百姓遵守了這個習(xí)俗,可皇宮之內(nèi)卻在傳蠟燭,賞賜大臣。這不就是只準(zhǔn)州官放火,不準(zhǔn)百姓點燈嗎?此處的“五侯”表面上是指漢朝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宦官,實際則借古諷今,暗指大唐朝廷上那些受皇帝寵幸因此囂張跋扈的宦官們。
如果不去追究歷史原因,單從字句上來看,《寒食》無疑是精妙絕倫的贊詩,讀之不僅沒有戾氣,反而仿佛能嗅到輕煙之味。但是它實際的罵辭卻是十分委婉的,如不是深究其根,恐怕一般人是挖不出來的。
韓翃將這首詩發(fā)表后,當(dāng)時的唐皇唐德宗十分欣賞,不僅沒有問罪于他,反而將賦閑十年的韓翃送入仕途,一路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相當(dāng)于起草詔令的國家級機(jī)密人員,從此韓翃扶搖直上,平步青云。
韓翃也是唯一一位能夠憑借罵皇帝而登上大雅之堂的文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當(dāng)熱這和他高超的寫作水平是分不開的,畢竟《寒食》的確很出彩!
與“寒食古詩的意思,為什么說它是首罵皇帝的詩?韓翃靠它得到了唐德宗的欣賞”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