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雁門太守行》是樂府《相和歌·瑟調(diào)曲》三十八曲舊題之一。漢代古辭今存一篇。六朝和唐人的擬作都是詠嘆征戍之苦。本篇亦寫邊城將士苦戰(zhàn)報國之意。唐張固《幽閑鼓吹》載:李賀把詩卷送給韓愈看,此詩放在卷首,韓愈看后也很欣賞。時在元和二年(807)。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中有哪些知識點吧!
雁門指的是雁門郡大約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與北方突厥部族的邊境地帶。
黑云在此是形容戰(zhàn)爭煙塵鋪天蓋地,彌漫在邊城附近,氣氛十分緊張。一說是實寫天空中的黑云。
“甲光向日金鱗開”是用來形容鎧甲在日光下閃耀。日:一本作月。據(jù)說王安石批評這兩句詩不合理:"方黑云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楊慎則認(rèn)為既有黑云也有日光的自然景象是有的"賀之詩善狀物",而王安石則是"宋老頭巾不知詩"(《升庵詩話》)。沈得潛也說"陰云蔽天,忽露赤日,實有此景"(《唐詩別裁》)。
“塞上胭脂凝夜紫”解說不一:一說是寫暮色漸濃,夜幕將臨,晚霞變?yōu)榘底仙?,天光和山色都黯淡了。如王勃《滕王閣序》有"煙光凝而暮山紫"之句。一說是寫戰(zhàn)斗激烈而且殘酷,從白天到晚上,戰(zhàn)場上的血跡在夜色將臨之際呈現(xiàn)出一片片的暗紫色。
易水是指今河北省易縣。易水距塞上尚遠,此借荊軻故事以言悲壯之意。戰(zhàn)國時燕太子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去刺秦王,荊軻唱《易水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霜重鼓寒聲不起”由于天寒霜重,鼓都敲不響了。此句暗示戰(zhàn)事慘烈,乃至戰(zhàn)鼓都喑啞了。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p>
詩中最后兩句運用了黃金臺的典故。那么黃金臺是什么呢?
黃金臺亦稱招賢臺,戰(zhàn)國時期燕昭王筑,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xiāng)北章村臺上。
據(jù)史料考證,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執(zhí)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著手招徠人才。有感于千金買骨的故事,高筑黃金臺以招賢納士,以致名將樂毅、劇辛先后投奔燕國。公元前284年,樂毅率軍聯(lián)合各國攻齊,占領(lǐng)70余城。推測筑臺時間起于公元前310年。當(dāng)時只言筑臺而無黃金二字。南朝宋文學(xué)家鮑明遠作品《放歌行》“豈伊白壁賜,將起黃金臺”始見黃金臺之名。
此詩詠唱的是一個古老的生命主題——報效君王,為國赴難,士為知己者死?!吨型硖圃娺祻椉芬旁t曰:"此詩言城危勢亟,擐甲不休,至于哀角橫秋,夕陽塞紫,滿目悲涼,猶卷旆前征,有進無退。雖士氣已竭,鼓聲不揚,而一劍尚存,死不負國。皆極寫忠誠慷慨。"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后,邊境戰(zhàn)爭時有發(fā)生,詩中所寫的戰(zhàn)爭或非實指某地某次。"甲光向日"句又有"向月"一說,則這場戰(zhàn)事發(fā)生的時間即有白天、夜間兩說。不管怎樣,肯定是極慘烈、極悲壯的。這有點像屈原的《國觴》,寫的不是勝利而是失敗,在慘烈的失敗中謳歌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精神。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己渴望為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愿望。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