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陶淵明作為東晉時期最為著名的一位山水田園詩人,他的詩總是有一種非常天然的美感,不僅自成一派,而且還充滿了詩情畫意,對于后世也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他身上的那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更是鼓舞了后世無數(shù)的讀書人。在早年時,他也希望自己能夠走上仕途,而且也如愿成為了一名現(xiàn)任,只不過因為看不慣官場的黑暗,所以最終選擇離開并開始了隱居生活。

在此之后他寫下了很多非常優(yōu)美的詩篇,無論是從文學的角度還是從思想境界來看,都是堪稱一流,比如說那句最為經(jīng)典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的詩文感情總是那么細膩,而且用詞也頗為考究,雖然只是描寫普通的山水風光,可是讀起來卻如此不凡。

在此分享陶淵明的《四時》,很少人讀過這首詩。由詩題可知,它的主題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這首詩只有短短四句,總共二十個字,卻包含了四個四季,陶淵明怎樣做到的?

以下請細品陶淵明的古詩《四時》原文。

四時

魏晉: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寒松。

第一句“春水滿四澤”。春居四季之首,首句寫春合情合理。春天,萬物復蘇的美麗季節(jié)。整個春天那么多事物,尤其是春花,說到春天更易想到百花綻放。陶淵明卻沒有選擇其他事物,單單只選取了春水意象。

水乃生命之源,這是我們現(xiàn)在都知道的科學常識。陶淵明那時候雖然沒有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的科學,但是他作為喜歡山水田園大自然的詩人,應(yīng)該會時常觀察和體悟大自然,很容易了解到水對植物和動物的重要性。這應(yīng)該就是他為什么首句寫春選水的原因。

第二句“夏云多奇峰”。上句寫地面春水,這句寫天上夏云。水和云有一個共同點,富有變化,尤其是云,變化多端。陶淵明作為田園詩人,經(jīng)常觀察大自然,他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悟到大自然如云那般多變化。

說到夏天,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應(yīng)該是溫度,夏天很熱,天氣熱會使人最易想到太陽。然而,陶淵明寫夏天,沒有選太陽,沒有寫夏天的熱,而是寫夏云的多變。他顯然是領(lǐng)悟到了自然的變化之道。

第三句“秋月?lián)P明暉”。這句寫天上物月亮。月亮、水和云都會變化,只不過月亮的變化不那么快,活水一直都在運動中,朝地勢低的方向流淌變化著。云時常改變形狀,時而似羊,時而似圓,時而似方。月亮的圓缺變化稍微緩慢一些,昨夜的月亮比今夜的月亮更圓一些。

不過,這句詩里并沒有提及到月亮的圓缺變化,而是著重描寫月光。月亮在天上,月光從天而降,照亮大地八方。

第四句“冬嶺秀寒松”。上三句的水云月,它們的變化都顯而易見。這句寫山,山似乎給人一種穩(wěn)定不變的印象,然而,山依舊時時刻刻處于細微的變化中。自然界里的很多變化現(xiàn)象,我們光有肉眼是看不到的。

冬天山嶺上許多樹木都枯黃了,唯有寒松四季常青。相比水云月,山松顯得恒常無變一些。

那么詩人從四季輪回中體驗到了什么你呢?

總而言之,陶淵明這首詩《四時》寥寥二十字涵蓋了春夏秋冬四季。從整體來看,全詩四句正好四季一輪回。這說明陶淵明已經(jīng)從四季輪回里領(lǐng)悟到自然的常態(tài)是變化,人生亦是無常!

事實上這離不開陶淵明思想境界的上升,在他隱居之后,他的思想就仿佛得到了洗滌,迎來了升華,在此之后,他的作品大多都非常深遠而富有意境。所以我們在讀他的作品時,不能只從字面意義上去了解,還要更加深入的去解讀,這樣才能明白他真正所要表達的含義。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