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孟郊的這首五言詩,細(xì)讀令人拍手稱贊
詩歌創(chuàng)作貴在含蓄,所以詩人經(jīng)常在文中采用比喻。比喻是一種很常見的修辭手法,就是把本體特征比作喻體特征,常用的有明喻、暗喻和借喻等等。比如李賀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生動形象,令人過目難忘。
詩人們?yōu)榱诉M(jìn)一步渲染意境,有時還將比喻的修辭手法加以擴(kuò)展,稱為曲喻。所謂曲喻,即以一端相似,推及到初不相 似的他端。比如賈島的“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詩人由鬢絲和蠶絲,推想到不相似的另一端,頭上有鬢絲,卻不能用其紡織冬衣。下面介紹孟郊的一首五言詩,言淺意深,其中兩句更令人拍案叫絕。
長安羈旅行
唐代:孟郊
十日一理發(fā),每梳飛旅塵。
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萬物皆及時,獨余不覺春。
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
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
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
潛歌歸去來,事外風(fēng)景真。
說起孟郊,大家必然會想起他的兩首詩,一是《慈母吟》,一是《登科后》,均為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作品。孟郊的作品多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體,用語刻琢而不尚華麗,擅長寓奇特于古拙。這首五言詩是樂府雜題,表達(dá)了孟郊應(yīng)試不第、羈旅長安的困頓之情,以及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的不平之鳴。
前半首描寫孟郊的日常生活,作者長期寓居長安,心情愁悶,經(jīng)常長時間懶得梳頭,而且每次梳完都首塵灰飛揚、蓬頭垢面的一幅狼狽像。他節(jié)衣縮食,月余才喝幾次酒,而且每頓都是粗茶淡飯。當(dāng)春臨大地、萬物復(fù)蘇,詩人卻孤守寒舍,內(nèi)心一片冰涼。詩人不由得感嘆,“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正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居深山有遠(yuǎn)親。可憐的詩人深感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后半首表達(dá)詩人極其失落的心情,不過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也可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心?!蓖Π蔚拇髽渖?,成群的鳥兒恬靜地立在上邊;清澈的溪水中,不會有魚兒躁動其中。一番摸爬滾打,詩人似乎懂得,明爭暗斗的名利場,不是君子久留之地。
最后四句筆鋒一轉(zhuǎn),詩人于無奈中依然不失對美好的期盼。孟郊夢想著將來要柱著藤杖,跋涉于崇山峻嶺、徜徉在青竹翠柏之中,采薇而食、隱居山林。結(jié)尾處詩人高歌,“潛歌歸去來,事外風(fēng)景真”,表現(xiàn)出一位落魄士大夫典型的出世態(tài)度。
縱觀孟郊的這首古詩,巧中帶樸,天然渾成。尤其是“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化用了孔子之孫孔伋的典故,他生活貧困,住在衛(wèi)國時,曾三旬只吃上九頓飯,后世用作貧困缺食的典故。
同時詩人又采用了曲喻的修辭手法,作者窮困潦倒,一個月喝九次酒,每次吃飯都拿著舊酒瓶,而“瓶、貧”,同音不同字;“九、酒”,字音相同。讀者由此可推想到作者生活一如既往的貧困,就像每次喝酒依舊拿著舊酒瓶。類似的例子還有李商隱的《天涯》,“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啼鳴和啼哭都是同一個鳴字,但鶯啼若哭,哭而有淚,就讓作者聯(lián)想到,眼淚會淋濕最高枝上的那朵花。可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愛好者仿佛也享用了一場饕鬄大餐。
與“孟郊的這首五言詩,細(xì)讀令人拍手稱贊”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