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李清照的詞《清平樂·年年雪里》賞析,同樣是清平樂,李煜的有什么不同?
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
何光遠《鑒誡錄》載陳裕秀詠《渾家樂》“阿家解舞清平樂,新婦能拋白木球”二句,任二北《教坊記箋訂》中據(jù)此認為《清平樂》“乃舞曲,《清平調》則未云有舞”。宋代仲殊和東坡詞“解舞清平樂,如今向誰說”,亦可證之。
《清平調》的感情基調總體偏于低沉,詞風婉約,內容多傷春惜別、男女戀情。而隨著蘇軾、辛棄疾等豪放派詞人的出現(xiàn),受其詞風影響,使用范圍也不斷發(fā)生變化,不僅書寫內容有所擴大,感情基調也由低沉逐漸轉向高亢。
《清平樂·年年雪里》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勢,故應難看梅花。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后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發(fā)也已斑白??粗峭韥淼娘L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此詞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賞梅自嘆身世。詞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個不同時期賞梅的典型畫面,深刻地表現(xiàn)了自己早年的歡樂,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淪落,對自己一生的哀樂作了形象的概括與總結。
李清照的地位,無人能撼動。在歷史的長河中,她注定是最耀眼的?!扒Ч诺谝徊排钡姆Q號,除了李清照,恐怕沒有第二個人能擔當?shù)闷?。李清照本身在文學上很有天賦,十幾歲所寫的詞作,已經是很多儒生畢生不能達到的高度。但是縱觀李清照的一生,不知道是不是要感嘆一句遺憾。
前半生有多么順遂,后半生便有多凄慘。正如這首《清平樂》所寫,李清照在詞中以“梅花”來展開寫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年輕時,生活平靜順遂,常常在下雪的時候折了梅花欣賞??墒窃庥隽思覈畞y后,漂泊天涯,孤身一人。即使眼前的梅花又開了,卻也無心賞玩。有時候會想,如果李清照沒有遭遇后半生的坎坷,那她的人生又會有什么轉折?
《清平樂·別來春半》
五代·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階下落梅就像飄飛的白雪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要回去的夢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生。
這首《清平樂》,表現(xiàn)了作者在惱人的春色中,觸景生情,思念離家在外的親人的情景。
世人都評價李煜,身為君王是一個笑話,但是身為詞人,是一個神話。這話毫不夸張,李煜的文學成就非常高。他的經典詞句,大部分人都知道。這首《清平樂》也是其經典作品之一,此詞是李煜思念弟弟李從善所作。觸景生情,這首詞寫春天,更寫李煜的思念之情。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想象一下白梅紛紛落下,這是怎樣凄冷的畫面。這不僅是...
查看詳情>>與“李清照的詞《清平樂·年年雪里》賞析,同樣是清平樂,李煜的有什么不同?”相關的文章
李煜有哪些著名的詞,兩首《相見歡》傳唱度都很高,言有盡而意無窮
千古詞帝李煜知名度最高的兩首相見歡,每一句都讓人一唱三嘆。
開寶九年正月,李后主被押送到開封城,而且被趙匡胤戲謔性的封了一個具有侮辱性的稱號——“違命侯”,從此李煜開始了自己的俘虜生涯。在他居住的宅院中,四處都有軍士把守,這實際上是軟禁了李煜,當了十幾年皇帝的李煜,何曾受到過這樣的對待,何曾受到這樣的冷眼,又何曾知道了自由的可貴!因此他在這里當真是“每天以淚洗面”。
在這種情況下,李煜寫下了一系列記述自己愁苦和軟禁生活的詞作,而這些詞,公認的要遠比他前期的詞精彩,幾乎每一首都受到了后人的推崇,成為了千古傳誦的佳作。
比如,下面這兩首著名的《相見歡》。
一、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二、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兩首詞相信許多人都是十分熟悉的,因為它們非常著名,是李煜的招牌詞作之一。第一首《相見歡》的大意是:叢林中的花兒凋謝了,春來了又去了,顯得那么匆匆,而更讓人無可奈何的是早晨的寒雨、晚上的東風。想當時,她的淚水因為我的離別而留下,因為我的離別而沉醉,這樣的時光卻難再!正如人生的許多恨事,像流水一樣東流而去,去而不返,可又年年不息。
第二首詞的大意是說:獨自上了小樓,看到月兒如鉤,寂寂庭院,秋夜梧桐,令人無限嘆息。正如離愁,剪不斷,理不清,好像心頭一種難以描述的滋味。
從字面看,前一首寫的是春景,后一首寫的是秋景,但是從作者當時的處境來看,看到暮春林花凋落、秋天梧桐葉落,再結合自己的心境,其實只不過是抒發(fā)自己的一種無限哀愁罷了。這兩首詞,語言簡單易懂,但是所表現(xiàn)的感情,卻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因此成為了至今傳唱的千古佳作,歷朝歷代引用極廣。
與“李煜有哪些著名的詞,兩首《相見歡》傳唱度都很高,言有盡而意無窮”相關的文章
李煜的詞作品賞析,兩位皇帝李煜和趙佶的詩相比,文采誰更好?
歷史的車輪滾滾,一路向前高歌猛進,但有時候不同時段的事件也會驚人地相似。每到王朝更替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人掌握國家命脈卻不思進取,甚至荒淫腐敗,但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藝術造詣卻高的出奇,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比如五代時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他不僅精于書法、擅長繪畫、通曉音律,而且非常喜歡寫詞??墒沁@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君,即使詞作流傳千古,最后卻國破家亡。最后李煜只想做個普通人的心愿都無法實現(xiàn),宋太祖微笑地對他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另一位皇帝宋徽宗趙佶也是才華橫溢,他獨創(chuàng)瘦金體,擅長花鳥畫,甚至還愛好蹴鞠。趙佶的身上不僅有李煜的影子,還應該是有過之無不及。然而這位不愛后宮,只喜歡李師師的尋花問柳皇帝,最后卻被金人俘虜北去,丟盡了祖宗的顏面。
下面挑選兩位皇帝的大作各一首,欣賞之余比較一下他們到底哪一位文采更好。
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 宋
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jù)。和夢也、有時不做。
先看李煜的這首詞,這是詞人的代表作,可惜也是他的絕命作。新作剛被伶人唱完,宋太宗聞之大怒,就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不知他臨死前在想什么?是后悔當初自己不理朝政,濫殺忠臣,不思進取;還是正在回憶與小周皇后朝夕相處,賞花彈琴。
估計更多的是悔恨與無奈,所以李煜才能寫出如此深情的作品?!巴轮嗌佟?,以及“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都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這個風流瀟灑的皇帝,平時作威作福,如今成為階下囚,終于知道過往的一切都“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無可挽回,也必然愁情難斷。
再看第二首詞,這是徽宗皇帝被金兵押送北上的路上所寫。當時他在道路兩旁看見一簇簇璀璨奪目的杏花,不禁潸然淚下,他覺得自己還不如這自由怒放的鮮花。趙佶正覺得情思郁積,不知又從哪里飛來一只燕子,在他的眼前撲楞著翅膀,趙佶愈發(fā)感到傷感,于是含淚寫下這首亡國之曲。
上闋的凋零、無情、愁苦、凄涼、春暮,都是詞人在悔恨,再也看不見那些艷溢香融的美女,也聞不到蕊珠宮女身上的淡淡清香。此時此刻,徽宗皇帝是否還能想起,當初他窮奢極欲,重用蔡京、童貫等奸臣,搜刮民脂民膏,建造豪華宮殿,不顧百姓疾苦,置其于水深火熱之中而不顧。甚至不自量力地挑釁金國,還打壓愛國志士,真是可悲可嘆!
下闋中趙佶似乎有些明白過來,現(xiàn)在不是后悔的時候,燕子啊,你如果會說話多好,我要到那“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的地方,你可知我的老家在何處,能否為我捎個話? 唉!罷了罷了!“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p>
作品讀完了,除了欣賞詞...
查看詳情>>與“李煜的詞作品賞析,兩位皇帝李煜和趙佶的詩相比,文采誰更好?”相關的文章
李煜的詞作品與李白杜甫相比,同時描寫搗衣聲,誰更勝一籌?
李白、杜甫、李煜3大高手,都寫同一個意象,論水平這次詩圣墊底。
咱們平日里提到古典詩詞,總是把唐詩、宋詞當成文壇雙璧。但事實上,在唐宋之間的李煜,起到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李煜后期的詞中作中,繼承了晚唐婉約派的風格,其作品中的美感不輸情詩圣手李商隱。而這種傳承,直接影響了兩宋詞風,讓宋詞從一開始就帶著一種婉約之美。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唐代的一個很經典的意象:搗衣聲。什么是搗衣聲呢?其實就是古代的一種家務活,在宋元以前棉花還沒普及,當時民間百姓穿的多為葛麻等織品,比較粗糙。所以大家在穿之前,會把它們搗柔軟、弄平整,這就是一個搗衣的過程。這個意象,李白、杜甫、李煜這3大高手,都是寫過的。至于水平如何,我們一起瞧瞧。
一、我們先來看李白的作品:
《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白這首詩,寫得確實是很有水平的。一般文人用搗衣寫相思,基本上都婉約有余,少了一份大氣。但李白這首詩不一樣,它寫的不是小景,而是長安城月光下的萬戶搗衣聲,沖著這一點,李白就已經寫出了新意。此外,李白此詩用搗衣開篇寫情,而后再由聽覺到秋風吹來的感覺,一筆勾勒,把搗衣這一意象用活了。
二、我們再來看杜甫:
《搗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
寧辭搗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
這是一首五律,寫得也很有意思。與李白詩不一樣,杜甫把這首詩名字就取為搗衣,全文通篇都圍繞著搗衣這一行為來寫。首聯(lián)是輕拭出砧板準備搗衣;次聯(lián)和頸聯(lián)是女子的心理活動,寄托她的一片相思;而尾聯(lián)則是移情的寫法,由妻子寫到在外的丈夫。
這首詩和李白詩一樣,同樣引入了月光這一意象,但在意境上比李白詩少了些美感。當然這是咱們完全能理解的,杜甫最擅長的就是寫實,而李白詩風浪漫,這種寫月下相思的詩作,杜甫確實并不是很擅長。
三、最后我們來看李煜的詞: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同樣是寫砧上搗衣,個人認為李煜這首詞,論意境是完全可以和詩仙李白相提并論的。這次李煜是從聽搗衣聲的角度來寫的,詞的一開篇就把這一幕放入了一個靜謐的環(huán)境中?!办o”字和“空”字,一筆勾勒,用筆之細是勝于李白、杜甫的。接下來寫搗衣的聲音,用的是“斷續(xù)”二字,一聲聲帶著樂律的搗衣聲,讓月下清風也斷斷續(xù)續(xù)了。連用兩個“斷續(xù)”,令人眼前一亮。接下來寫情,由搗衣聲寫到自己。本就難眠的自己,看著簾子外面的月色,聽著陣陣搗衣聲,更難以入睡。
李白詩勾勒的是一個大景,他的視角是放眼長安城。杜甫詩寫的是小景,詩中僅有女子一人。而李煜詞中之景,顯然要豐富的多。既有相思的女子,又有睡不著的詞人,還有一輪月、一席簾和陣陣清風,在篇幅上字數(shù)還比李白、杜甫要少。更難得的是,李煜通篇都沒有點破這個“情”字,這就讓全詞更有韻味。
就這三首作品來看,這3大高手的水平,個人覺得其實...
查看詳情>>與“李煜的詞作品與李白杜甫相比,同時描寫搗衣聲,誰更勝一籌?”相關的文章
李煜著名的詞有什么?《子夜歌》以愁恨開始,以夢結尾
李后主的詩詞造詣極高,特別是他亡國之后的作品令人不忍卒讀,這些作品又大都是追憶故國的詩詞,所以,這次,我想出一個系列,挑選他的一些著名的思念故國的詩詞來進行比較和賞析。我要解讀的第一首是《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何能:什么時候能夠。銷魂:經過離開了肉體的狀態(tài),這里指哀愁到了極點。獨我:只有我一人。何限:無限。這句詞的意思是說人生中的各種離愁別恨何時才能免除?只有我泛起無限的哀情與愁怨。
李煜的“仇恨”是什么?是“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被趙匡胤收入囊中;是曾經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有朝一日歸為臣虜;是告別江南水鄉(xiāng)的故園長途跋涉來到汴京被囚禁的“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為什么不能像劉禪一樣當個安樂公享受呢?李煜對于享樂是沒有節(jié)制的,同樣對于悲哀也是沒有節(jié)制的。他當皇帝時風光無限,醉心享樂,不理朝事,在宮中演奏起失而復得的《霓裳羽衣曲》。在國破家亡后,他內心才懊悔不已。從他這兩個階段所寫的詩的主題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可以得知,他將對故國的思念擺在明面上,以追悼逝去的時光,思念破滅的山河。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晚上夢回故國,走到了曾經那座“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的皇宮,遇到了大周后在向他招手,看到了宮人忙來忙去的身影,看到了歌舞升平的場面。昔日的榮光一一在面前展開,在夢里,他看到了過去的歡樂,享受了過去的榮華。
但夢中有多美好,現(xiàn)實就有多孤獨和愁悶。就像他在《虞美人》中寫的一樣:“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為何不堪回首,因為往日榮光與今時孤苦的對比讓他喘不過氣來,所以才會感慨萬千,淚流滿面。“覺來雙淚流”寫出了李煜現(xiàn)實中的孤苦無依,夢境與現(xiàn)實,往日與今時形成鮮明的對比,反差巨大,李煜的情緒也更加復雜。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如今,誰能與我登高望遠,一覽故國之景,回憶起往昔,在秋高氣爽的日子,我與群臣登高望遠。“誰與上”點名詞人的孤獨心情,似“無言獨上西樓”的感覺,李煜想登高眺望故國,追憶故鄉(xiāng)。但山高水遠,群山所阻,故園不可見。即使看到了,也不是曾經的故園了。到這里,詞人只能將這種空虛之感寄托在“秋晴望”上,往事不堪回首,詞人仍然沒有獲得那種厚實感。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如今,再不管往事再難以忘懷,都已經變成一場空了,卻仿佛還在一場夢中。詞人已經知道往事成空了,但這冰冷的現(xiàn)實是他難以接受的,所以他希望這只是一場夢。李煜不愿意在清醒,他想假裝迷惘,這其中,有太多的無可奈何了。
整首詞以思念故國為主題,以愁恨開始,以夢結尾,全文的感情基調是悲苦的?!蔼毼摇薄ⅰ罢l與上”寫出李煜的孤苦伶仃,“夢重歸”、“一夢中”,一個寫李煜夢到美好的昨日,反襯出他現(xiàn)實的孤獨心情;一個寫李煜希望現(xiàn)實才是一場夢,表現(xiàn)出他在現(xiàn)實中的痛苦心情。整首詞,沒有實感,...
查看詳情>>與“李煜著名的詞有什么?《子夜歌》以愁恨開始,以夢結尾”相關的文章
李煜有哪些著名的詞?這十句經典句子知道幾句
“千古詞帝”李煜十句經典詩詞,寫盡人生的悲歡愁苦!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國君。
1、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出自南唐·李煜《清平樂》。以比喻修辭手法,將抽象的“離恨”與具體可感的“春草”聯(lián)系搭掛在一起,從而以“春草日日長”的形象寫出“離恨日日生”的意蘊。構思巧妙,比喻貼切,形象感極強,讓人由草及情,思味無窮。
2、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出自南唐·李煜《漁父》。前句寫船行水上激起的浪花很高,就像千里相隨的雪花;后句寫兩岸桃李成行,就像列隊的景象。
3、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出自南唐·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一片芳心,千萬縷的愁緒,人間竟然沒有一處可以安置。現(xiàn)今多用這兩句詞,來形容少女的多情、善感,一顆寂寞的芳心,不知如何安置。
4、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出自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在夢中,不知感覺到有多少恨意!作者追懷往事,感嘆早已逝去的往日歡樂,真是恨意無窮,盡入夢中。
5、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出自南唐·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美意不留,芳華難駐,人生有太多的恨事。長恨無窮,就像那無情東逝之水,不舍晝夜,總是長流不盡。作者描寫自己對人生感到無奈,對太多痛苦感到無力承擔的凄涼心境。此句常用來感嘆一個人對世事的傷心失意與對人生的無奈。
6、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出自南唐·李煜《相見歡》。詩句描寫寒雨晚風使林花凋謝的惆悵之情。
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出自南唐·李煜《浪淘沙令》。表面寫春光逝去的惆悵,實則是借春去寫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悲哀。“天上人間”,將昔日帝王的奢華生活與今日淪為階下囚的生活作了概括的對比,寄寓了對往日生活的無限留戀之意與對今天現(xiàn)實的無限感嘆。
8、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出自南唐·李煜《漁父》。帶著一壺好酒,拿著一枝釣竿,一個人獨自在河邊,一邊喝酒,一邊釣魚,世上像我這樣自在逍遙的人,能有多少呢?這首詞是描寫在江邊獨釣的人,遠離了塵俗的干擾,獨自擁有一片寧靜的天地,那種逍遙與閑適的情懷,又哪里是俗人所能體會的呢
9、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出自南唐·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人生的愁恨,要怎樣才能避免呢?為何離情別恨,對我來說,是如此的深長無限呢?作者描寫自己身在異鄉(xiāng),懷念故國,感嘆人生愁恨雖然無可避免,可是自己的愁恨卻是特別的深長,難受。
10、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
出自南唐·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醉鄉(xiāng)的路最安穩(wěn)平坦,應該常常去,此外其他的路都是不可行的。李煜人在淪落中,國破家亡,終日以酒消愁,以醉解悶?,F(xiàn)實的人生總是充滿著太多的困危與無奈,因此失意的人常常喜歡借酒消愁,盼望一醉能忘千愁。
與“李煜有哪些著名的詞?這十句經典句子知道幾句”相關的文章
李煜經典詩詞十八首中的絕唱《虞美人》,李煜亡國的原因就在這首詞中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議。三國吳后主孫皓,“一片降幡出石頭”,白棺素服,自縛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終起侯景之亂,被囚餓死于景陽樓;陳朝后主陳叔寶,金陵城破時,同寵妃張麗華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將吊出處死。
這三位末代君王,亡國起因各不相同,但卻都亡于虎踞龍盤的金陵石頭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難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責非議。但是,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
丟了山河,沒了權利、地位的昔日帝王,在他人政權之下茍且偷活,日子自然也不是那么好過的。而作為李煜的女人,小周后也一樣隱忍侮辱,并且,在丈夫被奉為違命侯之后,做了令人感到恥辱的鄭國夫人。
不僅如此,宋太宗早就窺于小周后的美貌,對其垂涎欲滴,更多次伺機侮辱。李煜在975年被俘,宋太宗從978年開始強行召見小周后,并對其施暴,從元宵節(jié)到七夕,時間長達半年之久。
這期間,雖然,每次被侮小周后都是極力反抗,回到家中也都是痛哭流涕,訴說委屈,但是,李煜除了心中苦悶,痛苦自責之外,也別無他法。因為,自己作為亡國之人,已經沒有能力談及尊嚴,更沒有能力保護自己身邊的女人。
最終,在悲憤、絕望、痛苦、屈辱之下,李煜寫下了他人生的絕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這首詩中,李煜將自己掩飾已久的亡國之痛、故國之思和盤托出,一書胸中郁悶之后,卻也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宋太宗聽聞此詩之后,認為李煜是人心不死,復辟之欲仍在,故,賜給了李煜一杯“牽機藥”,讓其自殺而亡。
李煜死后,小周后終日神不守舍,魂不附體,無心梳妝,更是茶飯不思,伊人憔悴之容令人生憐。而此時,賊心不死的宋太宗,還貪戀芳澤,假意召見小周后,實則想借機侮辱。而此時的小周后,失去了心愛的丈夫,痛不欲生,更是了無牽掛。所以,她對于趙光義的要求,誓死反抗,以死相抵,從此,拒絕再入宮,終日守護在丈夫的靈位前,不愿離開。
數(shù)月之后,昔日閉月羞花的小周后,已然變成了弱不經風,骨瘦如柴的凄涼女子。面對丈夫的死,面對亡國的痛,她覺得自己生無可戀,最后,選擇了自殺,隨丈夫而去了,這也足見其對李煜的癡心與深情。
就這樣,又一位美人也香消玉殞了。
兩位絕世美女,一個含怨病逝,一個心痛自縊,皆是世人艷羨的紅顏,也是為情薄命的苦難之人。一世天子愛,一代帝王情,死于非命,是很多喪權滅國的帝王都會面臨的下場。而對于他們身邊的女人,也多逃不過凄慘的命運。
也許,有人會覺得李煜無能,認為他不配做皇帝,更不配擁有兩位絕世美女,甚至,還為其窮盡一生,死而后已。但奈何,這就是愛情,也許眾人眼中的不堪之人,在情人眼里卻是那般特別,令人著迷,哪怕是用盡一生,也愿意為之付出。
當年,褒姒一笑傾城,曾經,楊貴妃一曲誘亂。如若不是李煜不愛江山,愛美人,一心留戀溫柔鄉(xiāng),貪念大周后的...
查看詳情>>與“李煜經典詩詞十八首中的絕唱《虞美人》,李煜亡國的原因就在這首詞中”相關的文章
讀李煜的詩詞,李煜與大周后小周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與李煜詩作同樣出名的,當屬他個人的感情生活:與大、小周后的兒女情長、情感糾葛、恩怨情仇。
那么,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又是何等的情感與不舍,才能讓李煜寫出如此蕩氣回腸,酸楚悲痛的詩句來呢?
大周后,名周薔,小名娥皇,是南唐開國元老周宗的長女。娥皇相貌出眾,她擁有明亮的雙眸,雪白的肌膚,姣好的容貌。此外,娥皇才藝過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僅如此,她還對詩詞歌賦,歷史古籍等極為擅長,是名副其實的美女加才女。
加之,李煜精詩詞、會詩畫、懂音律,藝術天賦尤為突出。李煜與娥皇可以說是有著相同的興趣和追求,二人情投意合,相處更是非常融洽。他們二位曾經一起將原本殘缺不全的《霓裳羽衣曲》合作完成,琴瑟和鳴,配合的十分默契,真是一段令人羨慕的佳話。
李煜與娥皇成婚之時,李煜十八歲,娥皇十九歲,二人感情甚好,可謂佳偶天成。對于妻子之美,李煜也是溢于言表的,更在《一斛珠·曉妝初過》中,將妻子嬌滴滴的神情,以及二人的閨房之樂,業(yè)余生活,描寫得淋漓盡致: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可以說,在李煜的眼中,妻子哪怕只上一點點淡妝,唇邊抹上一縷嫣紅,便已經是櫻桃小口一點點,婀娜婉約之態(tài)盡顯了。而妻子的歌聲,更宛如鶯鳥啼鳴,清脆婉轉。一顰一笑如花蕾綻放,輕衣羅衫如仙女下凡。
夫妻二人更是經常在月下纏綿,娥皇的琵琶,配以李煜的新曲,彈指間,韻律優(yōu)美,起舞時,春心蕩漾。身著白衣的大周后,輕歌曼舞,如云煙縹緲,琵琶聲聲,似天上人間,良辰美景,醉倒了伊人,也迷亂了圣上的眼。
雖說,君王后宮佳麗頗多,但是,李煜對于大周后的愛卻絲毫不減,足見得對她的深情和厚愛。
二人恩愛十載,大周后更是為李煜先后生下了兩個兒子,大兒子李仲寓,小兒子李仲宣。中主李璟還特意把自己心愛的“燒槽琵琶”賜予大周后,以示嘉獎。可惜,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當人們都以為這二人會如此恩愛,長久廝守下去之時,娥皇突然身染重病。
從公元964年開始,大周后便一病不起。
眼看著自己心愛的妻子被病痛折磨地不成樣子,日漸衰敗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愛妻心切的李煜,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為了能讓妻子快些康復,李煜請來御醫(yī)為妻子診病,各種名藥、補品,也是一律用上,但是,娥皇的病情卻依然不見好轉。
除了名醫(yī)名藥,李煜更是虔誠的祈求佛祖,以期望保佑妻子盡快康復。為了哄得病榻上的娥皇開心,希望她能早日戰(zhàn)勝病魔,李煜還特意寫了一首《后庭花破子·玉樹后庭前》,來給予妻子鼓勵:
玉樹后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然而,多情男子,亦是風流成性的,帝王之愛,又怎可能專情,獨享?昔日,唐玄宗別情楊玉環(huán),讓梅妃獨守空房,而同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了李煜與大周后之間。然而,插足他們之間愛情的,竟然是大周后的胞妹,不覺得讓人對娥皇心生...
查看詳情>>與“讀李煜的詩詞,李煜與大周后小周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相關的文章
李煜前期詩詞中一首經典寫鳥兒的詞,詠物抒懷
這世間很多事情細加揣摩,卻總是無法理解,于是很多人就覺得非常奇怪。好比古人一直擔心天會塌下來,如今看來不僅是笑話,而且寓意深刻。再比如,封建社會的很多士大夫一直擔心世風日下,于是整天愁悶,其實歷史的車輪從來都是滾滾向前。
五代也有一位才子,經常擔心有殺身之禍,于是東躲西藏,后來在林中遇到一只秋鶯,對它的行為也是難以理解。
秋鶯
五代: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李煜,人稱詞帝,南唐中主李璟第6子,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善詩文、工書畫,豐額駢齒、一目雙瞳,因貌有奇表,遭太子李弘冀猜忌。
李煜為避禍,便醉心經籍、不問政事,自號鐘峰隱者,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無意爭位。這首詩就是李煜為逃避殘酷的奪嗣,而決定隱居時所作。
詩人開篇發(fā)問,“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鼻嵇L,就是秋天里的黃鶯,它可能體弱衰老,與同伴走失,而滯留在北方,眼看寒冬就要來臨,它卻遲遲沒有準備飛到南方的打算。
詩人既好奇又憐惜,不禁在心中問道,黃鶯啊,你為何不知秋天的來臨?還在那幽暗的樹林穿行,獨自游樂。
接下來詩人從視聽兩個方面描寫黃鶯,“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秉S鶯歌聲婉轉,感覺有人在身旁,敏感的秋鶯趕緊展翅高飛,它深黃的身影,立刻就被淹沒在蒼茫迷離的秋色中。
“老舌”,指代老鶯的鳴叫聲;“深黃”,指代黃鶯本身。作者傾聽它的鳴叫聲,卻不知它在鳴叫什么。作者想與其溝通,但無法交流,黃鶯無知音,自己也無知己。
看到這番情景,詩人不禁感嘆,“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我們都很駑鈍,才匆匆逃離紅塵,來此幽靜之處淹留,你明朗如笙的叫聲,碎落回響在緱山之上。
魯,即愚鈍;緱,即位于河南的緱氏山,相傳周靈王太子姬晉善吹笙,如鳳凰之鳴,他曾長住緱氏山巔,等到其成仙后就飛升而去,從此世間不聞其笙。
尾聯(lián)以景議事,暗點主旨,詩人再次悲嘆,黃鶯啊,不要再留在這兒了,早日歸去吧,此時山間染露的繁華正冷,蓼花正愁。言下之意,你也和我境遇相同,為了避免被無辜傷害,我們都趕緊找個安穩(wěn)之地。
詩人用白描手法,構造了一種哀傷凄迷的氣氛,說明李煜對殘酷宮廷斗爭的懼怕、以及對自己處境的擔憂。
后主曾拒朝不行北宋,還對手下人說:“他日王師見討,孤當躬擐戎服,親督士卒,背城一戰(zhàn),以存社稷,如其不獲,乃聚寶自焚,終不作他國之鬼?!?/p>
可見他曾下決心與國同存亡,但等到真的國破家亡后,他并沒有聚寶自焚,而是百般忍辱、茍活人世,作者以殘鶯自喻,正是非常恰當。
李煜避難山林,將鳥兒當成知音,這首詩詠物抒懷,詞帝果然有才。這首詩是詠物抒懷的佳作,不僅寓意明確,貼切自然,而且很注意區(qū)別秋鶯與春鶯的不同之處。
暮春三月,群鶯亂飛,充滿了歡樂和生命力;而秋鶯則是“尚獨游”,“棲遲背世”,充滿了暮氣和憂傷。尾句借助鮮明的景物形象作結,更顯意味無窮。
與“李煜前期詩詞中一首經典寫鳥兒的詞,詠物抒懷”相關的文章
李煜最美六首詞的經典句子賞析,你讀過幾句?
李煜是南唐第三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位,歷史上人稱李后主。李后主在書法、音樂、繪畫、詩詞歌賦上面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尤其是他的詞,被譽為“千古詞帝”——詞中的皇帝,也算是詞界最高的贊譽了。
1、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出自五代李煜的《喜遷鶯·曉月墜》,夢醒仍戀芳草綿綿,雁聲消失遙遠天邊。這兩句大意是:夢醒仍戀芳草綿綿,雁聲消失遙遠天邊。
2、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出自南唐李煜的《蝶戀花》,這兩句,寫詞人因意中人不在身邊,以致常?;隊繅艨M。今夜出來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對意中人的相思之苦。舉天地之大,竟無一處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緒,由此可見其旁徨、感傷與苦悶的程度之深。此句化無形為有形,把感情表現(xiàn)得真摯動人、具體可感。
3、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出自《搗練子令·深院靜》,這兩句大意是:夜深了,月光和砧聲穿進簾櫳,更使人聯(lián)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綿綿的離恨和相思。因而長夜不寐,愁思百結。
4、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飄落遍地的紅花,被雨水淋過,像是美人雙頰上的胭脂在和著淚水流淌?;▋汉蛻z花人相互留戀,如醉如癡,什么時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從來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5、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出自五代李煜的《望江南·閑夢遠》,這幾句大意是:遼闊無際的江山籠罩著一片淡淡的秋色,美麗的蘆花深處橫著一葉孤舟,悠揚的笛聲回蕩在灑滿月光的高樓。
6、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與“李煜最美六首詞的經典句子賞析,你讀過幾句?”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