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明代著名大才子唐伯虎的兩首絕筆詩。
為什么是兩首呢?因為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是《唐伯虎全集》中的,一個是附于全集之后的《燕中記》所記載的。雖然都是他的絕筆詩,但對照兩首詩來看,意思卻有所不同。
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來細細品讀一番。
先看《全集》中的版本: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他鄉(xiāng)。
唐伯虎的詩有很明顯的特征,就是通俗易懂,因為這樣,王世貞批評他的詩如乞兒唱《蓮花落》。如果你讀過《六如居士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唐伯虎的詩用字大多都是很常見的,生僻的字極少出現(xiàn)。我們相信,唐伯虎的學(xué)問應(yīng)該不會差,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這主要是因為他是真切地活在人世間的,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已經(jīng)水乳交融了。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的詩,都是真性情的流露,怎么會晦澀難懂呢?
唐伯虎少年時即負才名,后來更是高中一方解元,那個時候,他自然也是要干一番事業(yè)的,可惜后來的泄題案不僅毀了他的仕途,還差點要了他的命。此后,他又連遭不幸,更加心灰意冷。但憑著自己對藝術(shù)的熱愛和追求,他寫下了“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的豪言。說是豪言,也是憤懣之語。之后終其一生,除了差一點被寧王拉去造反,就沒有什么和官方有關(guān)系的事了。
可以說,他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也是悲壯的一生,更是狂放的一生。
那么他自己對待生死呢?
唐伯虎的最后日子里,已經(jīng)沒有任何親人,基本都是他的朋友照看他。在他去世前寫下了上面那首詩,和人間來一次告別。從這首詩里,我們可能會認為他對生死的態(tài)度是很灑脫的:活著死了都一樣,都是漂流在異鄉(xiāng)。人生一世,就是漂流一世。
真的是這樣嗎?漂流這個詞,表示居無定所,到處漂泊。唐伯虎無意功名之后,就到處游歷,直到年近五十,才回到蘇州,修建桃花庵,直至去世。漂流的日子近二十年。就要告別這個世界,他自然而然地用了這個詞來概括自己的一生,表面上看是一種灑脫,內(nèi)里卻也透露著一種感嘆。
再看另一版本:
一日兼他兩日狂,已過三萬六千場。
他年新識如相問,只當漂流在異鄉(xiāng)。
這一首最后一句和前一首差別不大,但前三句卻很不一樣。
第一句里的一個狂字好像很能體現(xiàn)他的生活特點。什么是狂?用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來解釋這個字是很恰當?shù)摹L一ㄢ指枰辉?,言淺意深,清麗流暢,把詩人的性情寫得淋漓盡致,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這不就是狂的表現(xiàn)嗎?
第二句里說自己活過了一百年,其實,他去世時是五十四歲,為什么說成一百年呢?第一句里他認為自己狂過,一日就應(yīng)該算作兩日,所以說是過了一百年。這個意思就是說自己這一輩子沒白過。
第三句他年是什么時候?應(yīng)該是死了以后嗎?不然怎么是新認識的人呢?如相問,問什么呢?問他是哪里的人嗎?還是問點別的什么?沒有具體的解釋,只用第四句作結(jié):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
這一首相比于前一首來說,內(nèi)容更深刻,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生死的灑脫態(tài)度,更是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個性的解放——狂。所以《燕中記》里說這才是作者最后的定稿。
也許唐伯虎先寫了前一首,后來又修改了,也不一定。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