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元日王安石

發(fā)布時間:2020-07-03
1、

元日古詩王安石翻譯及賞析

元日古詩王安石翻譯
元日古詩王安石賞析

從古至今,春節(jié)都是我國最熱鬧的節(jié)日之一,在這一天,無論是遠方的游子,亦或是忙碌于家事的長輩,都要停下腳步來好好過節(jié),與家人團聚,一起在鞭炮聲中迎來嶄新的一年。那么在詩人王安石的筆下,春節(jié)又是什么樣的場景呢?隨好工具小編一起往下看吧!

元日古詩王安石翻譯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lián)Q上新的桃符。

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fā)精神。

原文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釋

1.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2.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fā)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

3.除,逝去。

4.屠蘇:飲屠蘇酒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5.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7.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lián)。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元祐元年(1086年),病逝于鐘山,追贈太傅。紹圣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chuàng)“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發(fā)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fā)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吊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王安石古詩拓展

一、梅花

王安石 〔宋代〕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二、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三、登飛來峰

王安石 〔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查看詳情>>
2

王安石《元日》一詩中的“屠蘇”有什么深意?背后的故事

元日王安石
王安石的詩

春風里,王安石飲罷屠蘇酒,揮毫寫下一首流傳甚文的七絕詩句。

01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所以被世人稱作王荊公。他的文學成就,歐陽修曾寫詩贊道:“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睂λ脑u價可謂很高。王安石不僅是一位藝術家,更難能可貴的是,為了實現(xiàn)利國利民的偉大抱負,積極響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置個人得失和榮譽不顧,大力實施“熙寧變法”。

王安石變法失敗,既有其個人原因,像毛先生所說:“而卒以敗者,無通識,并不周知社會之故,而行不適之策也?!贝篌w是說他對于整個社會的實際情況,了解的太少而又不知變通,然后急于求成,盲目實行一系列政策,最終在許多小人們的明阻暗擋之下,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才造成變法失敗。

然而,最主要的失敗原因,應該是王安石的變法,觸及到了當時大多數(shù)官員們的利益,畢竟當時執(zhí)政者都是一些“地主”,這些貴族的根本利益受到了王安石實施的“新法”的損害,當然會群起反對。在這些人員的陽奉陰違之下,許多本來有能力的實權官員消極辭官,造成當時大量職位空缺。王安石無奈之下,明知有許多才德不匹配的小人,但為了實施自己的措施,也不得不給予起用。

如果當時,王安石不是過于急切過于執(zhí)拗,而那些反對的“舊派”官員,不是過于消極,雙方可以平和地坐下來尋找一個相對溫和的改革方法,既推進“新法”的有效實行,又保全“舊派”官員的實際利益,或許,宋朝的下場就沒有這么狼狽吧。

可惜,歷史不是拿來推演的。

02

公元1069年,即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開始著手自己的變法。這一年的春節(jié),胸懷大志,運籌帷幄,春風得意的王安石,或許聯(lián)想到將要實施的變法新氣象,恢復詩人身份的瞬間,高興地寫下一首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題為《元日》,明確指出寫的就是中國春節(jié)。元:起首,開始。古籍《精薀》釋:“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日就是中國新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但1949年之后,把元旦專門用作公歷(即陽歷)新年的1月1日了。

開始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意為:在隆隆作響的鞭炮聲中,舊的一年很快就過去了;伴隨著暖和的春風,新的一年開始緩緩降臨每家每戶?!氨瘛?,其實古代那個時候,鞭炮并不是很普及,所以有許多人家都燒竹子,讓它發(fā)出巨大聲響,用來驅邪避鬼,后來才漸漸演變成為放鞭炮?!皻q”,一年為歲?!俺?,逝去,過去。“屠蘇”,有兩個意思,一為酒名,一指房屋。

最后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意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門萬戶,家家都趕忙取下舊的桃符,喜氣洋洋地換上新的桃符,喜迎新春的到來?!扒чT萬戶”,用來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皶訒印?,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靶绿摇薄芭f符”,合為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

查看詳情>>
3

王安石的詩《元日》描寫了什么?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嗎

元日王安石
王安石的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描寫古時民間過春節(jié)的歡樂喜慶情景的一首名詩,大意是:在爆竹聲中送走了舊的一年,春風把暖暖的空氣吹來,人們痛飲屠蘇美酒,慶賀新年的到來,渾身暖洋洋的。到了元日的早晨,家家戶戶都換上了嶄新的桃符,沐浴在明媚的陽光里。詩人僅用了28個字,就把辭舊迎新、喜氣洋洋的氣氛充分表達出來,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自己“與民同樂”的高興勁。

這首詩有兩大特點:一是構思精巧,造句奇絕。如“春風送暖入屠蘇”,咋一看,不好理解,春風為何會把“暖”送入到美酒里呢?仔細想想就會明白,春節(jié)過后南風漸多,天氣轉暖,為迎接新春,美酒入口,又從內心里發(fā)起熱來,外暖內熱,更加舒適。王安石認為,這美酒之暖,是春風送來的。這構思多么大膽而又奇特呀!二是作者善于抓住特定時間的特定景物,高度概括,使本詩達到言簡義豐的境界。如詩中的爆竹、春風、屠蘇、桃符、曈曈日等等,都是過年的特定景物,作者巧妙地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把辭舊迎新的喜慶氣氛烘托出來,對讀者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詩詞里的小故事:

正月初一,在古代也叫“元旦”。元為始,旦為晨,所以“元旦”為一歲之首,新年第一天。一直到民國開始使用公歷年,才有了今天的元旦,公歷1月1日。除了“元旦”,正月初一還有14種叫法:元日、歲日、歲旦、朔旦、歲朝、正歲、端月、年節(jié)、旦日、正旦、正日、元正、新年、新歲。

為了表述清楚,我們就把元代的“元旦”稱為元日吧。在古代,元日是比今天的元旦熱鬧多啦!歷代王朝都在這天舉行慶賀典儀祭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在民間,還有寫福字、貼春聯(lián)、放鞭炮等習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元日還有了假期。

《假寧令》規(guī)定: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霸本褪窃铡L瞥嗽辗偶倨咛?,冬至放假七天。有了這兩個黃金周,四舍五入相當于——唐朝公務員年底不用上班!

安史之亂后,新一任領導班子唐德宗李適上臺。他接手這個爛攤子后,格外勤勉,連元日也不閑著,朝會結束后還要檢閱軍隊,各級官員正常上班。下屬們多有抱怨。

唐德宗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實行單雙號。單號上朝,雙號休假。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