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名稱圖片 風(fēng)俗習(xí)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1.舞蹈

傳統(tǒng)的哈薩克族舞蹈,多以模仿飛禽走獸的動作為特征,夸張幽默,惟妙惟肖,生動傳神,有極強(qiáng)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傳統(tǒng)的舞蹈有《哈拉卓爾哈》(又譯“黑走馬”)。

2.音樂

哈薩克族的民族樂器主要有冬不拉和胡布茲、斯布孜合等。冬不拉尤其受哈薩克族群眾喜愛,多用樺木等材料做琴身,用羊腸制弦。過去琴身有鏟子形和馬勺形兩種?,F(xiàn)在有了將這兩種形式揉和在一起的民間新式冬不拉。哈薩克族的各種樂器都便于攜帶、易于演奏。歌曲演唱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3.建筑

哈薩克人居住的地方,按一年四季分為冬窩子、春窩子、夏窩子、秋窩子,一般春秋兩季為一處。冬季,住在土塊或干打壘的房子里,林區(qū)則在木房里過冬,其它季節(jié)住氈房。幾戶人家稱作一個阿吾勒。阿吾勒由有血親關(guān)系的人家組成,居住的地方草場相連,協(xié)作生產(chǎn),一同轉(zhuǎn)場遷徙。氈房是春夏秋從一個棲息地搬到另一個棲息地的簡便的活動房屋。氈房日遮陽,夜隔潮,防風(fēng)擋雨,通氣透亮,移動方便,一般30分鐘內(nèi)就可支撐拆除裝卸完畢。

4.飲食

哈薩克族的飲食與游牧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主要有茶、肉、奶和面食。在哈薩克人的日常飲食里,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能一日無茶。一日三餐,白天的兩餐,主要是飲用磚茶和茯茶煮出來的清茶或奶茶,奶茶的做法是在煎好的濃茶里加點(diǎn)鹽,兌點(diǎn)奶和奶皮、酥油,伴之以馕或炒面、炒小麥,這是早餐和午餐。晚上吃一頓帶有肉、面的主食,大量飲茶,冬可驅(qū)寒,夏可解暑。因?yàn)槭橙舛?,喝茶可幫助消化和增加營養(yǎng)。在冬季來臨,大雪即將封山的時候,哈薩克人要宰殺一些馬、牛、羊,再把部分肉加工成馬腸子、牛肉灌腸和熏肉、炒肉片等作為冬儲肉,這樣加工出來的肉可以吃到來年的春天。哈薩克族的奶制品主要用羊奶、牛奶、馬奶、駱駝奶制成。生活在城市里的哈薩克族除了上述的部分飲食外,還跟周圍的兄弟民族學(xué)會了做各種風(fēng)味的飯菜,飲食結(jié)構(gòu)趨于多元。同時,反過來又影響了農(nóng)牧區(qū)的哈薩克人,豐富了他們的餐桌。維吾爾族的米腸、面肺子,回族的粉湯等都成為哈薩克人的家常便飯。

5.服飾

哈薩克族服飾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吐馬克”是哈薩克族男子冬季戴的帽子,帶有兩個耳扇,后面有能夠遮風(fēng)雪、避寒氣的長尾扇。帽子里層一般用黑羊羔皮或狐貍皮,面子用色彩鮮艷的綢緞。冬季還戴一種稱為“波爾克”的圓頂帽,一般用水獺皮、貂皮、狐皮等獸皮以及羊羔皮制作。男子冬天穿鞣制過的、羊毛朝里的皮襖或皮褲及用狼皮、狐貍皮或其他貴重獸皮(外有布面)縫制的皮大衣。腰帶大多用牛皮所做,寬窄不等,上面鑲嵌著金、銀、珊瑚、珍珠、寶石等飾品。夏季,上了年紀(jì)的哈薩克族男子一般穿軟革制成的靴子,外套膠鞋,以保護(hù)靴子。年輕男子穿長筒皮靴。哈薩克族女性的服飾比男性服飾要復(fù)雜一些,款式繁多,做工極為講究,而且隨著年齡的變化,著裝上也有所不同。婦女的頭飾主要有帽子和頭巾兩種。女孩子從小戴“塔克亞”,這種帽子帽殼較硬,平頂,頂上插有表示吉祥的貓頭鷹羽毛,上面綴有光彩奪目的珠玉?!吧澄峥肆小笔枪媚飩兂黾迺r戴的尖頂帽,里層為薄氈,外罩綢緞,帽壁繡有以花草和獸角的各種變形體為內(nèi)容的花紋,鑲嵌五光十色的金銀珠寶。小女孩的衣服上多綴滿銀銅或紐扣,姑娘和少女穿袖口飾有十字繡花邊、下擺帶多褶的連衣裙,上身外加半截緊身黑、紅、綠色的坎肩,坎肩的對襟兩邊綴滿亮晶晶的銀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