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東吳名將太史慈怎么死的?太史慈是被冤殺的嗎
太史慈,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武藝高強。原為劉繇部下,后來與孫策大戰(zhàn),棋逢對手,被孫策收降,從此太史慈成為孫策手下大將,助其掃蕩江東,戰(zhàn)功無數(shù)。大部分人會以為太史慈是被張遼射死的,因為《三國演義》中就是這么寫的,據(jù)《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記載,“關(guān)云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zhàn)張文遠(陣亡)”,也就是太史慈死于與張遼的對戰(zhàn)中。
但是《三國演義》作為一本小說,里面寫的歷史事件可以借鑒,但不足考究,那么太史慈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張遼射死的嗎?
太史慈的武力值那自然不用多說,據(jù)《三國志·太史慈傳》記載:“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斗,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并各來赴,于是解散?!币簿褪钦f太史慈一個人單槍匹馬,面對帶著黃蓋等十三騎兵的孫策也是毫無畏懼之意,與孫策對戰(zhàn)也是勝負難分,就是這樣一個武功高強不可多得的武將,卻被張遼設(shè)計射死,年僅四十一歲,這是真的嗎?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寫道:“只聽得城門外鳴鑼擊鼓,喊聲大震。遼曰:“此是吳兵外應(yīng),可就計破之。”便令人于城門內(nèi)放起一把火,眾皆叫反,大開城門,放下吊橋。太史慈見城門大開,只道內(nèi)變,挺槍縱馬先入。城上一聲炮響,亂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數(shù)箭......比及屯住軍馬,太史慈病重;權(quán)使張昭等問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的敘述就是說在太史慈與張遼的對戰(zhàn)中,張遼買通太史慈手下內(nèi)應(yīng),最后將太史慈設(shè)計射殺。
如果事實就是如此,那么看到這里,難免覺得可惜,一代名將,就這么隕落了但是史實與《三國演義》中的描寫還是有比較大的出入的,據(jù)《三國志·太史慈傳》記載:“孫權(quán)統(tǒng)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币簿褪钦f,太史慈在孫權(quán)的手下受到了重用,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wù)委托給他。而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在史書上出現(xiàn),天妒英才,建安十一年,太史慈病死了。
死因被《三國演義》所虛化的除了太史慈還有一位梟雄,那就是張遼,據(jù)《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記載:“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急拍馬來迎,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shù),背后孫韶、丁奉奪得馬匹、車仗、船只、器械不計其數(shù)。魏兵大敗而回,吳將徐盛全獲大功,吳王重加賞賜。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p>
也就是說張遼是為了救曹丕,不幸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最后不治而亡,但是據(jù)正史記載,張遼是病死的,死于公元222年?!度龂尽堖|傳》記載:“是歲遼與諸將破權(quán)將呂范。遼病篤,遂薨于江都。帝為流涕,謚曰剛侯。”也就是說張遼打敗了孫權(quán)的大將呂范之后,張遼也得了很嚴重的病,最后病死于江都,曹丕聽了為其悲痛落淚,封謚號為剛候。
所以這兩位大將可以說是冤死的,在羅貫中筆下,被莫名冤殺。...
查看詳情>>與“東吳名將太史慈怎么死的?太史慈是被冤殺的嗎”相關(guān)的文章
如果東吳太史慈真的和曹魏許諸廝殺一場,誰會大獲全勝呢?
耿耿風(fēng)雷將,東萊太史慈。
北海全義孝,江左列虎獅。
猛士三尺劍,功名垂不世。
丈夫茍壯節(jié),雖死奈何之?
太史慈,江東之第一勇士也。掌中一桿長槍,難逢敵手;背后插有雙戟,充做短兵;腰間鵲畫弓、雕翎箭,百發(fā)百中,神射無雙。從這可以看出,太史慈的戰(zhàn)斗技術(shù)非常全面,在遠、中、近三個范圍都具備著不錯的攻擊力。
自典韋在宛城舍身斷后,壯烈戰(zhàn)死之后,許褚就成為曹魏陣營中唯一一個能夠與蜀漢五虎抗衡的“超級猛將”。許褚之勇,眾所周知,他不但是曹魏武藝最為強悍的猛將,他的戰(zhàn)績也是曹軍中最好的。
那么,東吳第一勇士太史慈如果與曹魏第一猛將許褚在兩軍陣前相敵,單挑廝殺,又是怎樣的結(jié)局呢?
喜愛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魏蜀吳鼎立三方中,東吳的武將普遍武力值偏低,能在兩軍陣前拿得出手的擅長廝殺的猛將真沒有幾個:“小霸王”孫策算一個,“錦帆賊”甘寧算一個,東萊太史慈也算一個。
太史慈的經(jīng)歷比較多,在北海城為孔融解過圍,在曲阿城劉繇帳下效過力,后來被俘,歸降于江東孫策麾下。
太史慈戎馬生涯中比較體現(xiàn)其實力的有以下幾場戰(zhàn)斗:
神亭嶺戰(zhàn)孫策
孫策率十三騎在神亭嶺拜光武廟,太史慈聞訊與曲阿小將前去截殺。太史慈搦戰(zhàn)與孫策單挑,兩人“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太史慈詐敗,將孫策誘入山后,“兜回馬再戰(zhàn),又到五十合”,兩人棄槍下馬再戰(zhàn),短兵相接,仍然難分勝負。
營寨前戰(zhàn)程普
次日孫策引軍到劉繇大寨前搦戰(zhàn),太史慈出陣迎敵,東吳軍中程普挺鐵脊蛇矛來斗,“兩馬相交,戰(zhàn)到三十合”,劉繇鳴金收兵。
合肥戰(zhàn)張遼
周瑜在柴桑養(yǎng)病,孫權(quán)親率大軍來攻合肥。鎮(zhèn)守合肥的張遼率兵迎敵,在陣前單搦孫權(quán),孫權(quán)“綽槍欲自戰(zhàn)”(不知孫權(quán)是不是喝高了),背后太史慈連忙“挺槍驟馬早出”,搶先出陣與張遼廝殺,“兩將戰(zhàn)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兩人正斗間,樂進偷襲孫權(quán),刀斷雙戟,李典箭射宋謙落馬。太史慈見本陣中有人墮馬,“棄卻張遼,望本陣便回”。
通過以上三場戰(zhàn)斗,可以確定太史慈的武力值不會在張遼之上。而太史慈戎馬一生,雖然干掉了不少嘍啰兵,卻沒有一次斬將紀錄,殺傷力令人無法恭維,有負于“江東第一勇士”的名號。
所以說,以太史慈的武力值應(yīng)屬于“一流猛將”的中等水平,和張郃、夏侯淵相當,無法與蜀漢五虎、許褚、典韋等這些“超級猛將”相提并論。
徐晃、龐德屬于“一流猛將”中的較強者,他們在奮力作戰(zhàn)的情況下,都曾經(jīng)在五十回合內(nèi)與許褚戰(zhàn)成不分勝負。而太史慈要比徐晃、龐德略遜一籌,他若與許褚交鋒,沒有任何勝算,表現(xiàn)也不會比徐晃、龐德更好。
結(jié)論:如果太史慈在兩軍陣前與許褚單挑廝殺,雙方全力相斗的情況下,太史慈毫無勝算,最多也就能支撐五十回合,必然敗陣。
我們都記得,太史慈北海城突圍,為孔融請救兵時曾經(jīng)與劉備有過一面之緣,都說劉備巨眼識才,對武藝高強的人才非常留意,但奇怪的是劉備居然沒有對太史慈表現(xiàn)出絲毫興趣。但通過太史慈的戰(zhàn)績來看,劉備并沒有看錯人,就太史慈這樣的表現(xiàn)實在是差強人意。
與“如果東吳太史慈真的和曹魏許諸廝殺一場,誰會大獲全勝呢?”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