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唐宋名士

發(fā)布時間:2020-05-27
1、

不同時期的名士,他們的歸處又有何不同呢?

唐宋名士
唐朝文人名士科舉
魏晉名士

中國歷史上“名士”這一個詞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內(nèi)涵,尤其是在魏晉時期,“名士”顯得尤為不同。

這就給人一種觀感,似乎魏晉時期的民間有很多的“名士”,而唐宋之后的“名士”多有官職。

那么,這其中有什么區(qū)別呢?

魏晉“名士”:世族與寒族中的真假“名士”

漢末三國時期,“士族”開始逐漸掌握整個社會的話語權(quán)。這一群體在社會變革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至于到了可以決定社會走向的程度。

無論是魏國、蜀國、還是吳國,權(quán)力的中心都是士族在把持,他們的意志可以決定國家的發(fā)展策略。

而之后的“晉朝”更是直接有以司馬氏為首的“士族”階層建立的朝代,可以說這一集體在兩晉達到了最為輝煌的地位。

而“士”階層的成分非常復雜,有寒士,也有貴族,甚至還有曾經(jīng)的其他團體加入,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堅持自己的主張。

無論是隱遁還是入世,都有一些人去選擇。

可想而知,這樣的一個社會狀態(tài)里,人心是比較散亂的,諸如“王謝”等強大家族隨時都會生出“不臣之心”,歷史上也曾發(fā)生過王敦的叛亂。

人心不能歸一,社會比較動蕩,這就使得這一時期的人對于整個社會產(chǎn)生了厭惡心理,他們或想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社會,要么想要遠離這個混亂的社會。

于是,這些人不約而同地去追求心靈上的滿足,耕耘精神園地。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期有很多真名士,比如嵇康、阮籍,還有后來的陶淵明等等,這些都是在野的,而在朝的也有,比如謝靈運、王羲之等等,他們都不想被世俗所束縛,總感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

禮法、規(guī)矩等等條條框框那是為普通人所設(shè)立,對于這些名士來說,這些規(guī)矩就是用來打破的。

所以這些人往往活得很瀟灑,精神上也比較開放,這是后世文人之所以艷羨他們的根本原因,但這些行為在后世看來是不能復制的。

這一時期的名士社會聲望非常高,無論是出身貴族還是平民都會得到尊敬,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為了博取時名而故作風流。

比如說,吳國滅亡之后,陸機、陸云二兄弟從南方來到北方,他們是當時文壇上的領(lǐng)軍人物,可謂名士,是陸遜的孫子,陸抗的兒子。

有一個叫盧志的人,這是一個假名士,想要通過羞辱這些真名士的手段來達到平等對話的目的,以彰顯自己“傲慢”的名士風格。

于是,盧志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詢問二陸:“陸遜、陸抗是你們什么人?”

陸機直接回懟:“就像你和盧毓、盧珽的關(guān)系。”

陸遜、陸抗在當時名滿天下,二陸又是文名遠播,盧志怎么可能不知道這一情況呢?所作所為只不過是故作姿態(tài)罷了。

這樣的人在當時非常多,最大的表現(xiàn)就是“談玄”,幾人見面,不管是真懂還是假懂,反正得大說特說老莊思想,誰能把別人唬住,自己說的內(nèi)容別人聽不太懂,這才能夠出名。

這就是魏晉時期很多假名士之間的“空談”。

與貴族名士不同的是,寒族的“名士”雖然受到尊敬,但很難入仕途,因為當時選官用官的制度叫做“九品中正制”,是曹丕所創(chuàng),權(quán)力被氏族門閥所掌控。

這一些人如左思、鮑照等等往往就表現(xiàn)出一種懷才不遇的憤懣,行事也往往放浪不羈,這些也被看做是“名士風流...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