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作為后人要如何評價范文程這位清朝大臣呢?
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開始了對明朝的進攻,攻下了遼東撫順地區(qū)。這時,范文程與哥哥范文寀主動地投降了努爾哈赤,從此他開始為滿清的崛起以及入主中原獻計獻策,但是,他的妻子卻險被人奪,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范文程是遼東沈陽人,他是明朝的一位生員(秀才)。范文程從小就聰明過人,而且喜歡讀書,他的曾祖曾經官至兵部尚書。努爾哈赤在攻打遼東各地時一直將范文程帶在身邊,皇太極繼位之后,調整了滿漢政策,尤其重視漢族知識分子,范文程得到了皇太極的重用。當時,皇太極多次率領八旗軍隊繞過關寧錦防線,南下掠奪物資和人口,范文程都一直隨侍左右。據史書記載,范文程長得儀表堂堂,身高魁梧,像是一員猛將,雖然他是文人出身,但確實有一定的作戰(zhàn)能力,在智謀方面尤其突出。
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隨后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其中很多就是在范文程的建議下進行的。比如說,范文程主張仿照明朝建立內閣六部,皇太極將文館改為內三院,讓范文程擔任內秘書院大學士,掌管機密要務,每次范文程入宮覲見,很晚才回出宮,可以看到皇太極很是重用范文程。
皇太極駕崩后,順治繼位,當時多爾管攝政,范文程屬于紅旗,而紅旗旗主碩托卻多次游說各大親王貝勒,企圖讓多爾袞代順治為帝,結果碩托被處死,范文程也因此險被處置。不過范文程又遇到了新的麻煩,多爾袞胞弟豫親王多鐸好色,看上了范文程的妻子,居然想要搶奪,經過一番周折,多鐸也得到了處罰,但是,范文程也憂心忡忡,生怕被豫親王多鐸報復。當時,多爾袞雄心勃勃率師攻明,范文程獻策主張要嚴申軍紀,做到秋毫無犯,不能亂殺亂搶,多爾袞對此很是贊同,可以看到,這時的多爾袞和范文程已經有了要入主中原爭奪天下的打算了。
順治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破了京師(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身亡,明朝的全國統(tǒng)治從此宣告終結。這時,范文程向多爾袞獻計,主張八旗軍隊做好準備,入關奪下京師,與農民軍爭奪天下。多爾袞非常贊同,他率領十幾萬八旗軍隊來到了山海關,恰好此時,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向滿清訖師,幫助其入關剿賊。多爾袞成功地抓住了這一機會,率領八旗將士在吳三桂的引領下入關,五月初二就攻下了北京,當年十月順治遷都北京,滿清由此開始了對全國的統(tǒng)治。
作為后人要如何評價范文程這位清朝大臣呢?
在滿清占領北京之后,范文程又提出了一些開國要則,基本上都被多爾袞所采納,比如說為崇禎帝發(fā)喪、安撫明朝遺民、任用明朝官員、定律令、廢除三餉等。這些都為滿清穩(wěn)定統(tǒng)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順治七年,多爾袞病逝喀喇城,隨后,蘇克薩哈控告多爾袞圖謀不軌,范文程受到牽連被革職留任。不過,順治很是看重范文程,不久又恢復了他的官職,并授予他“少保兼太子太保”的頭銜。順治十一年,范文程請求退休,順治同意了他的要求并派人為他畫像??滴跷迥?1666),范文程病逝,康熙為其祠題“元輔高風”,這是對...
查看詳情>>與“作為后人要如何評價范文程這位清朝大臣呢?”相關的文章
你清楚清朝大臣鰲拜的死因嗎?一代名臣就這樣窩囊的死去
你清楚清朝大臣鰲拜的死因嗎?
鰲拜出身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勛,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晚年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后來康熙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
鰲拜出身將門,精通騎射,從其青年時代起就效力軍中,屢立大功。松錦會戰(zhàn),鰲拜沖鋒陷陣,五戰(zhàn)皆捷,明軍大敗而潰,自此以后,明朝勢力更衰,敗局已定。也正因此次戰(zhàn)役,鰲拜升為護軍統(tǒng)領,成為八旗將領中具有較高地位的人物。松錦大捷奠定了清軍入關奪取全國統(tǒng)治權的基礎。入關前后的鰲拜,依舊戰(zhàn)功赫赫,升遷頻頻。
鰲拜不僅是戰(zhàn)場上的一員驍將,也是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侍珮O逝世,滿洲親貴在帝位繼承上出現矛盾?;侍珮O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之弟多爾袞爭立?;侍珮O生前統(tǒng)領的正黃旗與鑲黃旗擁立豪格,而多爾袞自領的正白旗與鑲白旗則擁立多爾袞。雙方爭持不下,形勢極其嚴峻。鑲黃旗護軍統(tǒng)領鰲拜手握重兵,成為這場皇位之爭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后鰲拜與兩黃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門,堅決擁立皇太極之子,并命兩旗精銳護軍全副武裝環(huán)衛(wèi)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見的準備。在這種形勢下,多爾袞不得不作出讓步,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繼位,由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輔政,這一折衷方案最終為雙方所接受。
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王中最有勢力的宰相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此時的鰲拜已經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康熙決意鏟除鰲拜集團。在歷史上怎么收拾鰲拜呢?
一次把鰲拜請到宮里,像往常一樣給他賜座,而給他做的凳子的一條腿是折的,可想而知,鰲拜肯定坐不穩(wěn),然后下人上茶的時候,用滾燙的開水給他上了一壺茶,用的茶具也不是普通的瓷碗,而是銅碗。鰲拜一接過來,由于沒有防備,滾燙的開水加上搖晃的凳子,這銅碗就掉在地上了,當著皇帝的面把碗掉在地上這可是大不敬啊,嚇得鰲拜趕緊低身撿碗,就在這時候,埋伏好的武士一同涌入按住鰲拜。從此鰲拜成為階下囚,后在牢中死去。據說這些武士當時都還是少年。
查看詳情>>與“你清楚清朝大臣鰲拜的死因嗎?一代名臣就這樣窩囊的死去”相關的文章
他是清朝最囂張的大臣,敢在皇帝頭上動土
有句話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文武百官哪個不是小心翼翼,生怕一個疏忽冒犯了天威,給自己招來殺身滅門之禍?可在清朝卻有一位臣子卻活得十分瀟灑,對于那些所謂的規(guī)則更是嗤之以鼻,搞得天子都拿他沒措施,不外,此人最后也因這樣的性格沒獲得好下場,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此人名叫鄂倫岱,他的父親佟國綱是康熙天子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哥哥,也就是說,鄂倫岱是康熙的表兄弟。佟國綱一共生了三個兒子,鄂倫岱是老大,但他性格不拘小節(jié),剛愎自豪,跟父親的關系很差,兩人關系最惡劣的時候,佟國綱氣極之下曾上書康熙"請其子",也就是請求康熙殺了鄂倫岱,這件事在其時鬧得人盡皆知。
在康熙年間的九子奪明日中,鄂倫岱是是支持八阿哥的,但他是個二愣子,并沒幫上八阿哥幾多忙??滴跛氖吣?1708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后沒多久,鄂倫岱就"書八阿哥三字于紙",并上奏康熙,請求立八阿哥為太子,康熙天子看后很生氣,但也致使訓斥了他一頓,并未處罰。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鄂倫岱追隨康熙前往熱河,其時康熙生病了,身體不太舒服,滿朝上下都憂心忡忡,可鄂倫岱卻帶著乾清門的侍衛(wèi)玩起了較射游戲,使得康熙命侍衛(wèi)鞭責之。但很快鄂倫岱就好了傷疤忘了疼,依然為所欲為,康熙曾責怪鄂倫岱與八阿哥等人結黨,但他卻左耳進右耳出,悍然掉臂。
可讓鄂倫岱沒想到的是,他所支持的八阿哥沒有當上天子,反而是平時不顯山不露珠的四阿哥成了最大贏家。按理說,大局已定,鄂倫岱應該收斂脾氣好好過日子了,但他卻對雍正很不平氣,多次果然頂嘴,也許是看在鄂倫岱是康熙表兄弟的份上,雍正并沒有跟他一般見識,可鄂倫岱行事卻越來越太過。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欲處罰八阿哥當年的同黨阿爾松阿,讓鄂倫岱將朱批諭旨轉交給阿爾松阿,鄂倫岱卻當著眾人的面,將諭旨扔到地上,一點體面都不給雍正,但這次雍正依然忍了。
雍正三年(1725年)元旦,不知怎么想的鄂倫岱居然在乾清門(紫禁城內廷的正宮門)院內掀起衣服就便溺。這回,雍正天子是真的生氣了,在諭旨中痛罵鄂倫岱"罪惡多端",并在三月下令將他送到奉天和阿爾松阿一起關禁閉。五月,將其削爵黜官。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以結黨營私為由將鄂倫岱和阿爾松阿并誅,但并沒有因此遷怒于他的家人,雍正特意下旨不得沒其妻子,籍其家。
看來為人處世,還是應該謙恭、有禮,若是一味趾高氣揚,獷悍無理,縱然是皇親國戚,也不會有什么好效果的。
查看詳情>>與“他是清朝最囂張的大臣,敢在皇帝頭上動土”相關的文章
聊聊清朝派駐藏大臣對歷史有什么影響與意義
據《清稗類鈔》記載:
核編駐藏設大臣二員,一正一副,均由朝廷欽派,鎮(zhèn)守邊疆,袤延七千余里。
每年春秋二次出巡。七月出發(fā),到達后藏后每天都要巡閱一次,九月回藏。二位大臣輪流值巡,一年報銷辦公用銀二千六百五十兩,月費二百零六兩四錢零。設糧務官一員,專管支放糧餉,兼管財物、司法等事務,管轄本藏區(qū)的漢民。
藏江以東即拉里,糧員每月要耗費銀子一百五十四兩五錢,又因兼管冶煉,所以用銀比較多,至此有五名糧員,每月僅支一百十六兩。
另有夷情一員,是理藩院司員所派,負責管轄蒙古達木等三十九個部落。蒙古凡是有土官缺額空出,需先聽夷情官先行去向駐藏大臣衙門匯報請示決定。
每年十月,各少數民族部落應上繳進貢的馬匹與銀兩,都集中在夷情衙門進行。
吐番頭目,即具體辦事的噶倫卜、噶布倫、管兵的戴琫等等,由達賴、班禪選拔推薦,最后交由駐藏大臣上報中央批準,其他的官員則由駐藏大臣自行決定。
乾隆甲寅年規(guī)定西藏官制,從三品至七品的官員,允許佩頂戴,前藏官員出缺,由駐藏大臣會同達賴喇嘛選拔補任,后藏官出缺,會同班禪額爾德尼選拔補任,噶倫卜以下頭領以及管事的喇嘛,都是駐藏大臣的部屬人員。
于是西藏官制確定,而駐藏大臣的權力也越來越重。
從這段記載看,大清朝的駐藏大臣,代表清廷牢牢掌握西藏一切大權,代表清政府對西藏的施政。恐怕也是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大臣。不僅總攬了西藏地區(qū)的人事、行政、財政、軍事、司法、外交等等一切重要政事權力,竟然還有鑄幣權,權限達到了鼎峰。
不過權力大,責任也大。
駐藏大臣還是蠻辛苦的,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路上,前后藏巡察。西藏不比內地,全靠翻身越嶺,騎馬、走路。
從核定給駐藏大臣衙門的賬務費用總額看,二名朝廷一品大員,加上秘書、警衛(wèi),一年的經費才二千六百五十兩,其中出差費就得占去一大半。是個苦差事。
客觀說,清朝駐藏大臣的設置,歷史意義與影響十分重大,對穩(wěn)定西藏起到關鍵任用。而且很多措施,從民國到天朝,仍在沿襲使用,比如那個著名的金瓶掣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