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sǒngcōng

注音:ㄙㄨㄥˇ,ㄘㄨㄥ

筆順讀寫:橫、豎、撇、點、撇、橫折鉤、撇、撇、點、點、斜鉤、點、點

部首:
筆畫數(shù): 13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SQRN
部外筆畫: 9
統(tǒng)一碼: 6964
倉頡: DPKP
鄭碼: FRSW
四角: 47932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詳細解釋

  • 康熙字典

1. 〔楤木〕落葉灌木或喬木,莖無枝,有大刺,果實近球形,樹皮可入藥。亦稱“鵲不踏”。

1. 尖頭擔,用以挑柴草捆。

名詞

(1) 尖頭扁擔,用以挑柴草捆

楤,尖頭擔也?!稄V韻》

(2) 另見sǒng

其它字義


名詞

(1) 木名。楤木 。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Aralia chinensis )。樹干生有大小針刺。葉互生,二至三回奇數(shù)羽狀復葉。夏季開白色小花。果實近球形,紫黑色,產(chǎn)于中國中部。樹皮、根皮可入藥

(2) 另見cōng

名詞

(1) 木名。楤木 。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Aralia chinensis )。樹干生有大小針刺。葉互生,二至三回奇數(shù)羽狀復葉。夏季開白色小花。果實近球形,紫黑色,產(chǎn)于中國中部。樹皮、根皮可入藥

(2) 另見cōng

楤【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同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