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竲】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céngzēng

注音:ㄘㄥˊ,ㄗㄥ

筆順讀寫:點(diǎn)、橫、點(diǎn)、撇、提、點(diǎn)、撇、豎、橫折、豎、點(diǎn)、撇、橫、豎、橫折、橫、橫

部首:
筆畫數(shù): 17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jiǎn)對(duì)應(yīng):
五筆: UULJ
部外筆畫: 12
統(tǒng)一碼: 7AF2
倉(cāng)頡: YTCWA
鄭碼: SULK
四角: 08166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沒有頂蓋的樓臺(tái)。

2. 高峻。

1. 古同“橧”,巢。

竲【午集下】【立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慈陵切,??音嶒。高貌。

《廣韻》作騰切《集韻》咨騰切,??音增。與橧同?!墩f文》北地高樓無屋者?!额惼肪坌揭跃右病O膭t居橧巢,或作竲?!俄崟?huì)》窮高謂之竲。

說文解字

竲【卷十】【立部】

北地高樓無屋者。從立曾聲。七耕切文十九重二

說文解字注

(竲)北地高樓無屋者。北地郡也。高樓上不爲(wèi)覆曰竲。禮運(yùn)曰。夏則居曾巢。鄭曰。暑則聚薪柴居其上也。此竲之始也。禮運(yùn)本又作竲。從立。曾聲。士耕切。按當(dāng)依廣韻作滕疾陵二切。六部。

竲的字源演變

竲字的同拼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