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馥(1635年~1699年),字湘北,號容齋??婆e寄籍歸德府永城縣,合肥人,其先自黃岡徙。清初文臣。崇禎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攻陷廬州府,李天馥隨家人避難永城,寓居于永城趙家。順治十四年(1657年)中舉,順治十五年(1658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官少詹事、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吏部尚書??滴跞荒辏?692年),拜武英殿大學士。為官期間,揚清激濁,學行俱優(yōu),深受康熙器重??滴跞四辏?699年)去世,謚文定。著有《容齋千首詩》、《容齋詩馀》等。
人物生平
幼年家世
明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二十四日,李天馥出生于廬州府合肥縣,先世自湖廣黃岡遷廬州合肥。始祖李英,黃岡人,明洪武初以軍功授世襲敕命,卒于袁州衛(wèi)管軍百戶任上。三世祖李良,始授世襲廬州衛(wèi)左所百戶之職,從此居合肥,傳至天馥,已歷七代。其父李萬化,初補諸生,尋襲衛(wèi)職,清初以都司督上江漕務,愛賓游,重然諾,生子三,天馥為長。李母瞿氏懷李天馥時,恰值張獻忠率部第一次圍攻廬州。孤城被圍七日,廬州城內(nèi)的百姓無不惶恐,瞿氏卻從容不迫,綜理家事,一如平昔。城池即將被攻陷時,瞿氏還倚著井欄,挽綆趺坐,惟以義命自安。鄰居有人感到驚訝,問她怎能如此鎮(zhèn)定?瞿氏曰:“遇賊即死,何懼為!” 不久,廬州知府吳大樸采用火攻方式擊退敵人,張獻忠的首次圍攻才未能得逞。起義軍退后,李天馥出生。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天馥七歲。張獻忠第二次圍攻廬州,這次,廬州城被攻陷。李天馥隨父母逃難他鄉(xiāng),輾轉(zhuǎn)于巢縣、瓜步、京口、錫山、吳閶之間。雖顛沛流離,依然堅持每日讀書。據(jù)清·張玉書《張文貞集·誥封一品夫人李母瞿太夫人墓志銘》記載:“僦居稍定,太夫人即口授先生書,無虛日?!焙笈c家人寓居于永城縣世交趙舜城家,因入永城籍。
李天馥少時聰穎,七歲能詩,稱神童。母親瞿氏曾告誡他:“遭時多艱,門祚漸衰,興宗之寄,屬望在子。”李天馥每述此語,就嗚咽流涕。 [7] 順治初年,清廷重視漕運,李天馥的父親李萬化以都僉轉(zhuǎn)輸上江各衛(wèi),鞭算馳驅(qū),弗遑家食。瞿氏內(nèi)外倚辦,躬親操作,尤以教子為急務,常對孩子說:“汝父勤劬王事,曠歲一歸,父道、師道交屬吾職,吾安敢以一母道塞責乎?”所以盡管轉(zhuǎn)徙艱辛,仍嚴格監(jiān)督孩子讀書。李天馥天資高邁,學習勤苦,日誦數(shù)萬言,有時直到丙夜(三更時分)也不休息。每一為文,輒冠儕偶。
仕途生涯
科舉及第
順治十四年(1657年),李天馥以河南永城衛(wèi)籍舉鄉(xiāng)試,時年二十三。據(jù)《光緒南皮縣志·卷十三·藝文志·科場特識記》記載:順治十四年,李天馥參加丁酉科鄉(xiāng)試,南皮人劉深(字海若,順治乙未進士)為江南同考官,“閱文數(shù)日無一薦卷,主司促之,先生乃袖出一卷曰:某房只此一卷可中,文甚名貴,將來必作太平宰相,馀俱不堪,自以過少,故爾遲遲。主司取視之,卷誠佳,顧先生曰:大舜作樂,一夔足矣,桃李何以多為?遂取入榜中,及拆號,乃合淝相公李文定公天馥也。后文定名位勛業(yè),一如先生言,至今邑中人皆能道其事?!绷頁?jù)《清史稿·丁澎傳》記載:“(丁澎)嘗典河南鄉(xiāng)試,得一卷奇之。同考請置之乙,澎曰:此名士也!榜發(fā),乃廬陽李天馥,出語人曰:吾以世目衡文,幾失此士!”
順治十五年(1658年)成進士,名次為三甲一百零九名。改翰林院庶吉士。
順治十八年(1661年),散館授檢討。同年冬,嫡母(其父原配妻子,非其生母)張氏病故,回鄉(xiāng)守孝。服除,補原官。
康熙七年(1668年),父親李萬化去世,丁父憂。十年(1671年),服闕,補原官。
康熙十一年(1672年),充順天武鄉(xiāng)試副考官。尋遷國子監(jiān)司業(yè),迎生母瞿太夫人赴京。晉翰林院侍講。
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侍講學士。
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月,轉(zhuǎn)侍讀學士。十月,充日講起居注官。十二月,升詹事府少詹事。李天馥善待下屬,尤能舉薦人才,如翰林李因篤、檢討秦松齡、參政趙進美等,皆李天馥為學士時薦以應博學鴻詞科者。對單門寒畯則聞聲相思,惟恐其不登用。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擢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康熙十七年(1678年),李天馥、項景襄舉薦應撝謙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應撝謙稱病謝絕。
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充經(jīng)筵講官。九月,充武會試正考官。天馥若有所見,必直陳無隱,康熙多見從。
康熙十九年(1680年)四月,雨澤愆期,朝廷下旨,令李天馥攜大學士明珠等人,協(xié)同三法司,對已結(jié)重案詳加審理,有可疑之處的,均予以從輕論罪。
歷官四部
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升戶部左侍郎。剛履任,有人欲行賄,天馥斥之曰:“吾一日在部,汝曹無望茲事之行也!”眾人皆動色,縮手相戒。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充會試副考官。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轉(zhuǎn)吏部左侍郎。李天馥在吏部的五年間,剛正不阿,一無所私,尤以揚清激濁為己任,受到康熙的器重。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充《政治典訓》副總裁。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二月,擢工部尚書。三月,康熙召河道總督靳輔、直隸巡撫于成龍入京面奏治理黃河之事宜。靳輔建議在高家堰處修筑重堤,截水使出清口,不讓水歸下河;于成龍則主張修治下河,疏浚海口。二人各執(zhí)己見,李天馥奉命會同九卿詳議。隨后,李天馥奏曰:“臣等遵旨問靳輔、于成龍,皆堅執(zhí)前說,與昨日所奏無異。臣等公同酌議,下河當開,重堤宜停止修筑?!笨滴鯊闹?。同年五月,調(diào)任刑部尚書。他循奉故典,以靜而治,見囚犯多在獄中因饑寒而死,于是購置木材、建房所,按罪之輕重以居之。執(zhí)法秉持公正嚴明的原則,故而救下了不少原先已判死刑的囚犯。例如知縣李方廣判當死,然李天馥言:“其人素有才名”,故得以減輕刑罰,不久被赦免;有個殺人者,眾官均持償命之說,李天馥言:“這是仇家先折斷他父親的腳,為父報仇,可寬恕”,遂得減等。有一大案下到刑部,議者都說應判死刑,李天馥察其冤,獨議曰不當死,康熙最終聽從了他的建議。十二月,轉(zhuǎn)兵部尚書。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吏部行取知縣以科道用,命大臣各舉所知。李天馥即舉薦三河縣知縣彭鵬、靈壽縣知縣陸隴其居官有聲??滴踉蕪模I曰:“陸隴其、彭鵬服官廉介,朕所素知,準行取?!?/p>
康熙三十年(1691年)六月,轉(zhuǎn)吏部尚書。抵任后,逐吏之尤黠者,以候選者充之。吏部“復為之一清”。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月,授武英殿大學士。康熙諭曰:“機務重任,必不可用喜事之人。朕觀李天馥老成清慎,學行俱佳,朕知其決不生事。”
返鄉(xiāng)服喪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六月,李天馥的生母瞿太夫人在京去世,康熙諭曰:“李天馥入閣未久,倚毗方殷,未及展施,遽爾回籍,深軫朕懷”,命內(nèi)閣學士戴通賜御書“貞松堂”三字,上方有璽曰“康熙御筆之寶”;又賜李天馥御書一卷,曰:“儒者當學探本原,行迪醇茂,循序進德,守己沖虛。一言一動,罔有不謹;嘉謨嘉猷,必以入告。斯廣譽翕聞而為周行之士也?!惫菜氖咦?,末書“癸酉仿松雪道人筆意”。卷首璽亦用“康熙御筆之寶”。李天馥離京之次日,康熙對諸大臣說:“李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嘗有過。三年易過,此官不必補人”。李天馥護送母親靈柩,乘舟返回故鄉(xiāng)。船經(jīng)巢湖時,正值冬月,水涸,及舟至,水驟涌數(shù)尺,舟過即落如故。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李天馥將除服之時,康熙即召之以原官入閣辦事。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六月,在清廷平定噶爾丹后,李天馥充《平定朔漠方略》總裁。
鞠躬盡瘁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七月,李天馥病,當時康熙正巡幸塞外,責侍臣奏報太晚,立即派遣內(nèi)閣學士特默德和三名太醫(yī)官前往李天馥住處探視,賜禁方上藥??滴趸罔幒?,每日朝罷,必問李天馥病情。十月十五日,李天馥病逝,終年六十五??滴趼勚鸬浚I曰:“李天馥簡任機務,效力有年,勤慎素著,忽聞溘逝,朕心深為軫惻,著遣散秩大臣一員、侍衛(wèi)十員往奠茶酒,應得恤典察例具奏。”不久依照規(guī)定賜予喪葬祭奠,謚“文定”。
主要成就
政治
為官清正
李天馥一生處世清介,履職勤慎。博聞約取,究心經(jīng)世之學,凡有所見解,悉陳無隱,深受康熙倚重。為官三十余年,職務雖不斷變換,但一身正氣始終不變。當時的戶部、吏部被人稱作“利藪”,最易貪腐墮落,李天馥剛至戶部,下屬中就有人以“苞苴”進謁,以圖巴結(jié)。李天馥嚴詞拒絕,并警告眾人:“汝曹不畏三尺法,吾在此,乃敢以身試憲?”官吏皆動色,縮手相戒。在吏部,他尤以揚清激濁為己任,驅(qū)逐黠吏,獎掖后進,吏部風氣為之一清。
選拔人才
李天馥十分重視對國家優(yōu)秀人才的選拔,尤其留心拔擢寒門士子,史書記載:“單門寒畯,聞聲相思,惟恐其不登用。有名章迥句,輒留連嘆詠不置”。經(jīng)他拔擢或引薦的官吏,皆能克盡厥職。其中不少人,像御史陸隴其、參議邵嗣堯、巡撫彭鵬以及翰林李因篤、趙進美、秦松齡等,后來都成了名臣。當時的翰林侍讀學士史夔贈詩云:“郎君館閣稱前輩,弟子門墻半列卿?!?/p>
恤刑愛民
李天馥在刑部任職期間,秉公執(zhí)法,恤刑愛民。那時戰(zhàn)亂尚未止息,不少無辜百姓都被株連入獄,他一一予以甄別,使許多人幸免于難。常有大獄,議者皆曰應死,李天馥察其冤,獨議曰不當死,上報皇帝,使蒙冤者得以釋放。
治河提議
在工部任職時,李天馥參與過黃河水利建設(shè)。當時,對治黃有兩種對立主張:一種主張修筑重堤,使水出清口,不要疏浚入海口;另一種主張疏浚下游,導河水入海。他經(jīng)過認真調(diào)查論證,采取了以疏浚為主的治理方針,提議停止修筑重堤,同時疏通下游河道與入海口,得到了良好的成效。
為政理念
李天馥在擔任武英殿大學士的七年期間,愈加謙恭謹慎。他晝夜辛勞,據(jù)毛奇齡回憶:過去在李天馥門下時,見他以學士的身份入職政事堂,半夜就從家里出門了,那時晨雞尚未打鳴,一直要到傍晚才能回家?!瓘脑轮脸拢瑤缀跞杖杖绱??!惫誓芤缘路耍瑢⒊卫淼镁袟l。
李天馥提倡“清靜和平,與民休息”的制度理念,認為:“變法不如守法,想糾正弊端未必就能使弊端消除。履行已有的法律規(guī)章,并且能夠盡職盡責、不失分寸,這才是用以報效國家的方法”,得到了康熙的認可。
他為官杜絕苞苴,嚴峻一無所私,銓政稱平,可謂典范。
文學
李天馥少時聰穎,七歲能詩,從政后也依然孜孜不輟,常和王士禎、陳廷敬、葉方藹等相唱和,詩成而好事者爭傳誦。并且禮賢下士,文人從游者甚眾。著有詩集《容齋千首詩》。
李天馥主張詩貴高雅,《晚晴簃詩匯》謂其詩“皆以雍容淵秀出之”。他以“倡興古學”為己任,暇日輒與二三同好“商榷風雅源流正變之旨”,據(jù)其好友王士禎記述:“二公(謂李天馥、陳廷敬)嗜好略相似,每下直日,必相聚,聚必相與研六藝之旨、窮四始五際之變,至參橫日落,然后散去。”李天馥博覽群書,詩歌取材浩博、筆力沉著,敘事抒情,各體兼擅,尤工古體排律。
他的四言詩典雅淵秀,時人謂其“深造吉甫之清風、彭澤之逸韻”;五七言古體則師法杜甫之排宕、韓愈之佶曲。清人毛奇齡評曰:“五言超逸鴻博,直追漢魏”、“七言以太白古樂府之學,兼少陵、昌黎、長吉、義山之長”;五七近體,格律精嚴,神韻灑落,識者謂“在王、杜伯仲間”。
李天馥的山水田園詩大多意境高遠、清新可誦。在寫景的同時,不少詩作也飽含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表現(xiàn)出自己的閑適生活和恬靜心情。如描寫農(nóng)村豐收景象的“西疇初稔各嬉嬉”、“繡畝云晴收早菽,?棚陰滿試香糜”(《新稔志喜》),描寫郊原風光的“西風野甸收禾晚,落日荒原出獵遐。極目蒼涼村聚少,斷煙衰草滿天涯”(《浮槎山》)、“云間梵宇疏鐘遠,山下人家晚稻香。卻悔數(shù)年游宦拙,等閑留滯負秋光”(《九日游蜀山》),思念故鄉(xiāng)山水的“巢湖又別誤華簪,湖上青山夢里酣。三月鰣魚九月橘,令人那不憶江南”(《偶憶巢湖》)等等,或描繪園景,或摹寫山川,皆渾然天成,而無刻畫之跡。李天馥也寫詞。他曾輯《古宮詞》百首,人稱其為董鄂妃而作,因有所避忌,流傳不廣。他的《容齋詩馀》則以小令短調(diào)為多,清人曹溶評曰:“天然之句,沖口而出,雖老師宿禪,多所縮舌也”,又謂其能兼擅諸家之長。
軼事典故
李容齋之艷詞
據(jù)民國·李定夷《軼聞大觀·第二編·卷二》記載:“李尚書容齋,文采風流,一時無兩。居京師時,雅好冶游,有伶人新婚,戲為《賀新郎》詞一闋云:
之子門楣異。卻贏來,嬌羞事業(yè),風流經(jīng)濟。一向嬌妝身是妾,此舉差強人意。指山海,香盟粉誓。笑煞逢場花燭假,喜今嘗花燭真滋味。貪美酒,恣尤殢。
個儂本作男兒戲,料無非,鉛華侶伴,裙簪班輩。正自難分姑與嫂,漫道燕如兄弟。恐還是,趙家姊妹。兒女溫存原自慣,愿卿卿憐婦如憐壻。今何夕,三生會。”
初見二毛
據(jù)清·王晫《今世說·卷八》記載:“毛大可(謂毛奇齡)、會侯(謂毛際可)同詣李湘北,李笑曰:不謂今日初見二毛?!?/p>
與友論音韻
據(jù)民國·易宗夔《新世說·卷一·言語》記載:毛奇齡雄辯驚人,而能佐之以經(jīng)義。一日,和李因篤一同在李天馥家飲酒。論及音韻之學,李天馥說:“我少時讀箕子的《麥秀歌》,惡其無韻。所以凡是遇到論韻的人,我一定會讓他解釋此詩為何押韻,敢請?!崩钜蚝V沒能立即回答。毛奇齡說:“‘禾黍油油’者,尤也?!慌c我好’,則蕭、肴、豪、尤之通也?!谩?,尤三聲也?!崩钐祓枺骸坝欣C嗎?”毛奇齡說:“有?!对姟吩疲簾o言不讎,無德不報?!崩钐祓ダ^續(xù)請教,毛奇齡說:“《易》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李天馥說:“善!”李因篤這時笑道:“韻有四聲,未聞三聲也。”毛奇齡說:“四聲起于齊周颙而沈約成之,古無有也。古人自為韻而以平、上、去三聲韻互相通押,謂之三聲。不讀虞廷《賡歌》有‘股肱起,元首喜,百工熙’乎?不讀《蔓草》詩有‘零露漙,清揚婉,適我愿’,《彤弓》詩有‘受言藏,中心貺,一朝饗’乎?”李天馥與李因篤拍掌嘆服。
謹小慎微
清·李光地《榕村續(xù)語錄·卷十五》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文云:“陸稼書(謂陸隴其)不曉事。當日,他上捐納本,上發(fā)九卿議。時已依他,永不開,于振甲(謂于成龍)為總憲,也不能消除眾論。而稼書畢竟要將已往選過的官,一總限年去之。予時坐次與相聯(lián),語之云:‘老先生所云已依行矣,但得永不捐納,還少甚么?已做官人,兵興時已藉其力。既做官,自有官評,不好的,督撫所司何事?好的,存之也無害?!跁屧疲骸杓{的官也有好的么?老先生不曾做外吏,有所不知,半個好的也無?!懒幹?。振甲大怒,入奏。上特命伊桑阿、阿蘭泰兩中堂獨問予。時李湘北為大司馬,倉皇扯予至僻處曰:‘老弟又有禍事到了!’予問之故,湘北言其事,且為垂涕曰:‘今日要得從權(quán)方好。’予問:‘如何從權(quán)?’曰:‘須云君當初所以薦他也,只當他還好,不意今日狂悖如此,只得痛切詆之,而自認罪。’移時,兩中堂出問,單坐予一人于下,似取口供者然。予對曰:‘某于覆本內(nèi)已畫題,原說他不是’。阿、伊問曰:‘畫題不過是隨眾,到底汝自己主意是如何?’曰:‘陸隴其若論這個人的操守,臣今日還敢保他,但是于事務上卻算不明白。這捐納,已做官人,自有八法在。好的,不見惡跡,也難加以罪;不好的,督撫自參劾。將行不得的事條陳,又執(zhí)己見,自然是有罪的人?!源嘶刂?。及下,李湘北云:‘如此也好,但多「他的操守,到如今臣還敢保他」數(shù)語?!柙唬骸@何妨?是實話?!唬骸粽者@幾句說有何妨,但恐有藉端相傾者,得君語為骨子,增飾抑揚,便當不起?!柙唬骸硕刑眠€可,不至此。’回旨,上亦無語。于振甲遂將稼書問死罪,減等為流,上亦寢其事,仍未革職?!?
答康熙問
據(jù)清·王士禎《居易錄》記載:康熙戊午(1678年),康熙來到內(nèi)閣,偶問“三老五更”為何意?群臣倉卒奏對,皆未詳晰。李天馥時為學士,以“老人更知三德五事”為對,本自鄭康成之說。
還金閭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秋七月,永城縣十里堡農(nóng)民謝應明在村頭撿到一個褡褳,內(nèi)有黃金六百兩。他循著馬蹄印緊急追趕,終于趕上并將黃金與褡褳親手交還失主。原來失主是位秀才,在十里堡村口小憩,不小心將褡褳遺失。此刻他正萬分焦急,不想謝應明卻及時奉上。那位秀才感激涕零,要拿出一半黃金酬謝,可謝應明堅決不受。時任內(nèi)閣學士的李天馥聞知此事,深為嘉許,奏請朝廷賜予金帛,旌其鄉(xiāng)曰“還金閭”,并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立碑。碑面正楷陰刻:“經(jīng)筵講官吏部尚書李天馥康熙三十年歲次辛未孟冬谷旦為耆民謝應明立”,中間是“還金閭”三大字,碑樓檐下一橫碑,小楷陰刻:“永邑東謝公應明,好善人也??滴醺缜锲咴率斑z金六百兩,盡還失主。失主分半酬之,謝公一毫莫受。大學士李文定公聞其事,錫金帛,旌其鄉(xiāng)曰還金閭?!贝吮两袢源?。
至孝感天
李天馥對母親非常孝順。據(jù)清·韓菼《光祿大夫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文定公天馥墓志銘》記載:李天馥的母親瞿氏去世時,他扶著瞿氏的靈柩返回故鄉(xiāng),巢湖當時正處冬季,水涸不能通船。運載其母靈柩的船行至巢湖時,水忽漲數(shù)尺,好像專為其送喪。安葬了母親后,李天馥在墓旁筑廬守喪三年。當?shù)匕l(fā)生旱災,李天馥筑壇祈禱,天降大雨。秋旱,發(fā)生蝗災,他仍祈禱如前,結(jié)果蝗蟲盡去。李天馥守制期間,有一對白燕棲于墓旁的小屋上,鄉(xiāng)人認為這是被李天馥的孝行所感動,遂把李天馥守制的房子稱為“白燕廬”。此事在當時被傳為佳話,清人張潮《合肥李容齋相國廬墓北郊有白燕之祥同人賦詩紀事效顰寄政》詩云:“雙影差池丙舍留,為誰幽獨共山丘。泥銜枕塊驚翻雪,尾掠波紋訝聚鷗。反哺未容烏作伴,覽輝應許鳳為儔。投懷好憶當年夢,燕國鴻文兆黑頭?!?/p>
拜謁塾師
李天馥因母親瞿氏病故,返回合肥服喪。服闕后,拜謁了自己幼時的塾師蔡國旭(字賓侯)。李天馥見老師皓發(fā)雪潔,德容春和,環(huán)堵蕭然,幾席間尚積書數(shù)尺,遂問老師還有什么要求?蔡國旭說:“君親一理,忠孝一致。汝揚名顯親,三年廬墓,可謂孝矣。尚其佐天子理萬幾、贊化育,百姓休和,四方風動。吾受汝賜多矣,予何嗜好之有?”李天馥奉觴上壽,為夫子祝曰:“師稟者剛,濟以溫良。主敬行恕,道直而方。秋水閑云,泊乎素志。寒巖古柏,凜然義氣。以引以翼,壽考維祺。展君子兮,實吾之師?!?
李天馥題畫
李天馥鄉(xiāng)居之時,曾化裝為游學秀才,到附近蒙館串游,俗稱“闖蒙館”。一次,李天馥在壽縣鄉(xiāng)間看一個財主的孩子讀書,財主偶得一幅《歲寒三友圖》古畫,備酒請縣令及一位舉人為之題畫,李天馥也作陪??h令和舉人見其衣著簡陋,貌不驚人,只當是一般教蒙館的窮秀才,不加禮重。入席時,例需互讓,李天馥略無謙遜,岸然高據(jù)首座,主、客均不悅。題畫時,縣令遂戲請李天馥先題,李天馥并不退讓,一揮而就。眾人一看,畫上題的是:“竹君子(喻指舉人),松大夫(喻指縣令),惟獨老梅無稱呼(以梅自比)?;厥仔査膳c竹,爾有和羹手段無?(用鹽梅和羹之典故,表明自己身份)”縣令和舉人相顧驚愕,拜問姓名,始知為李天馥。
后世紀念
李文定公墓
李文定公墓原位于今合肥市東門三里街的開元輪胎廠一帶。1956年一度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文物古跡保護單位名單”,文云:“李天馥墓。所在位置:合肥市東北外鐵路沿。時代:清。保護范圍:墓及石牌坊全部保護。”但同年便開展合作化運動,墓前石刻,全遭毀壞,有的因為過大過重,無法抬動,遂就地填埋,小件后來被逍遙津、明教寺、城隍廟零星拾走一些。1958年,大躍進運動爆發(fā),墓葬遭人為盜掘平毀,現(xiàn)已蕩然無存。據(jù)《嘉慶合肥縣志·卷第十四·古跡志·大學士李天馥墓》記載:“李天馥墓,在威武門外白衣庵東南,賜祭葬?!睋?jù)李天馥后人李寧老先生回憶,其幼年隨家人春游祭掃于三里街的李天馥墓,那里古柏參天,蒼翠勁拔,墓前有龜馱碑、石香爐、望柱、牌坊、石人、石羊、石猴等,大多兩兩相對,按一定距離分列于通道兩旁,遠遠看去一片灰白色,規(guī)模宏偉。牌坊兩根柱上刻有盤龍,橫梁上刻有八仙過海圖案。1934年,因為淮南鐵路要經(jīng)過該地,李文定公墓在當年險些被毀,但后來在合肥旅京同鄉(xiāng)會的呼吁下,古跡被保護了下來,只是華表稍移,仍保舊觀;鐵路也不得已改變設(shè)計,由北向西南略偏,形成弧形,繞側(cè)而過。
孝子墩
孝子墩位于今長豐縣土山鄉(xiāng)羅塘村,是李天馥的父親李萬化及母親瞿氏的合葬處。李萬化生前曾在此修筑宜園,李天馥服喪時,又在此筑白燕廬。墩旁有口大塘,塘水往南流入古泗水河道。塘中原有曲橋和涼亭連接大墩和墓地。
孝子墩本是高大的封土堆,1959年,當?shù)匦藿ǔ痈汕?,遂將土墩平毀。墓前原有眾多石像生,文革期間慘遭破壞,原先的神道碑、石香爐、石望柱和二龍戲珠石牌坊、旗桿石、曲橋、涼亭等等都已不知所蹤。如今,只剩幾尊斷裂的石馬、石羊。早年修橋時,一些碎了的石像、石柱被用在修橋上了,甚至還有一些石像、石柱被埋在水里作了壩基。一些被砸毀的石雕部件被棄擲荒野,田間地頭隨處可見。2004年,該處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春,橫倒在村頭的石像生中品相最好的石猴和尉遲敬德像也在深夜遭人盜走。
1993年,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時,掘出兩塊墓銘,一塊是“皇清誥封一品太夫人李母瞿太君墓志銘”篆體陰刻文字,另一塊上是用小楷書寫鐫刻的墓銘正文。墓志銘由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撰寫,兵部尚書杜臻篆蓋,戶部右侍郎王士禛書丹。筆法精妙,刻工細致,沒有絲毫風化剝蝕痕跡。
李文定公先祖墓
李文定公先祖墓位于今合肥市三十崗鄉(xiāng)(原肥西縣椿樹岡),是李天馥的祖父李長庚、曾祖李應元的葬處。原有牌坊、石人、石馬、香爐、燭臺。文化大革命期間慘遭破壞,墓前的石像生被推倒打碎。石頭砌成的牌坊、護欄也都被砸倒,扔得到處都是。原先家族墓地群中有的四五個封土堆,在文革后,也因村民蓋房、耕地被推平,如今只留下一個封土堆,墓葬附屬的石刻卻散落田間,或埋藏于菜園的泥土中,或放置在附近百姓的院落里。重修后的古墓,只有一塊介紹李天馥生平的碑刻。現(xiàn)已列為合肥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好86網(wǎng)為您提供李天馥簡介,李天馥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李天馥古詩大全,李天馥的詩,李天馥作品目錄
http://m.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ae1c43ac9bae1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