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昪    lǐ biàn 唐代詩人

李昪(888年-943年),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誥,是南吳大將徐溫養(yǎng)子,曾任升州刺史、潤州團練使,后掌握南吳朝政,累加至太師、大元帥,封齊王。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稱帝,國號齊。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他在位期間,勤于政事,變更舊法;又與吳越和解,保境安民,與民休息。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藥中毒而死,是為南唐先主,廟號烈祖,謚號光文肅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本    名
李昪
別    稱
徐知誥、彭奴
字    號
正倫
所處時代
唐代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徐州彭城縣(今江蘇徐州)
出生時間
889年1月7日
去世時間
943年3月30日
主要作品
《詠燈》
主要成就
建立南唐

生平

早年經歷

李昪小名彭奴,自幼便在濠州(今安徽鳳陽)、泗州(今安徽泗縣)一帶流浪,父親李榮則在戰(zhàn)亂中不知所蹤,。

895年(乾寧二年),楊行密攻打濠州,得到了彭奴,將其收為養(yǎng)子。但是,楊行密的兒子們卻不能容納彭奴。楊行密只得將彭奴交給部將徐溫撫養(yǎng),取名徐知誥。

徐知誥長大后,喜好讀書,善于騎射,楊行密常稱贊道:“徐知誥是個俊杰,眾將的兒子中沒人比得上他。”

治理升州

909年(后梁開平三年),徐溫遙領升州刺史,任命徐知誥為升州隊遏兼樓船副使,治理升州(今江蘇南京)。

912年(乾化二年),徐知誥隨柴再用攻打宣州李遇,因功升任升州刺史。當時,江淮地區(qū)剛剛平定,地方長官多是武夫出身,只知搜刮民財來供養(yǎng)軍隊,而徐知誥則與眾不同。他勤儉好學,重視儒生,寬仁為政,因而得到民眾贊譽。

915年(貞明元年),時任鎮(zhèn)海節(jié)度使的徐溫被任命為兩浙都招討使,出鎮(zhèn)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統(tǒng)轄升州、潤州、常州、宣州、歙州、池州(今安徽貴池),其子徐知訓留在廣陵(今江蘇揚州)輔理朝政。917年(貞明三年),徐溫見升州富庶,便將鎮(zhèn)海軍治所遷到升州,改封徐知誥為潤州團練使。徐知誥要求到宣州為官,被徐溫拒絕,心中很不高興,后來在宋齊丘的勸說下方才到潤州赴任。

掌握朝政

918年(貞明四年),徐知訓被大將朱瑾所殺,徐知誥在潤州得到消息,搶先趕到廣陵平亂,從而控制了南吳朝政。

知誥執(zhí)政后,為了收攬民心,寬緩刑法,推廣恩信,還建造延賓亭用以接待四方之士。宋齊丘、駱知祥、王令謀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謀士,其他凡有流落在其境內的士人他都加以任用,還經常派人到民間了解疾苦,遇有婚喪匱乏的,便設法予以周濟,因此贏得了人們的好感。盡管徐溫身居金陵遙秉大政,但人心已大多歸向徐知誥。

919年(南吳武義元年),楊隆演稱吳國王,任命徐溫為大丞相,徐知誥為左仆射、參政事兼知內外諸軍事。

921年(順義元年),徐知誥被吳王楊溥任命為同平章事,遙領江州觀察使。不久,南吳升江州為奉化軍,任命徐知誥為奉化軍節(jié)度使。

927年(順義七年),徐溫在行軍司馬徐玠的勸說下,派次子徐知詢到廣陵,準備讓他代替徐知誥執(zhí)掌朝政。不久,徐溫病死,徐知詢回金陵奔喪,徐玠就改變立場轉而為徐知誥效力。同年十一月,吳王楊溥僭號稱帝,改元乾貞,任命徐知誥為太尉、中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

出鎮(zhèn)金陵

932年(大和三年),徐知誥擔任鎮(zhèn)海、寧國節(jié)度使,出鎮(zhèn)金陵,并沿用當年徐溫的做法,任命兒子李景通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諸軍事,將他留在廣陵輔理朝政。

933年(大和四年),徐知誥被封為東??ね?。

935年(天祚元年),南吳加封徐知誥為尚父、太師、大丞相、大元帥、齊王,并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為齊國。徐知誥推掉尚父、丞相之職,并在次年開設大元帥府,設置官員。這時,閩國、南漢等國都遣使者前來,勸徐知誥稱帝。

建立南唐

937年(天祚三年),徐知誥建立齊國,并任命宋齊丘、徐玠為左右丞相。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大齊,改元升元,并尊楊溥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追尊徐溫為忠武皇帝。

939年(升元三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他為唐高祖、唐太宗立廟,追尊父祖四代為皇帝,改奉徐溫為義父,并對徐氏子弟大加封賞。

李昪稱帝后,志在固守吳國舊地,無意開拓,被大臣馮延巳譏為“田舍翁”。942年(升元六年),吳越國遭受自然災害,南唐群臣都勸李昪趁機出兵攻滅吳越。李昪卻堅決拒絕,認為國內百姓需要休養(yǎng)生息,不應開戰(zhàn),并派使者去慰問吳越,送去許多禮物。

病逝

李昪晚年崇尚道術,因服用丹藥中毒,個性變得暴躁易怒。943年(升元七年)二月,李昪背上生瘡,不久病情惡化,在升元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遺命齊王李璟監(jiān)國。同年三月,李璟繼位,是為南唐元宗。十一月,李昪被安葬于永陵,上謚號為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

為政舉措

行政

李昪在位期間,對外堅持弭兵休戰(zhàn),以保境安民,對內則興利除弊。他在治理國政上禮賢下士,并能虛心納諫。由于連年征戰(zhàn),從中原一帶流落江淮的難民很多,李昪對此積極妥善安置,實行輕徭薄賦政策,使南唐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fā)展,一躍成為“十國”中的強者。

文教

李昪在青年時代就“以文藝自好”,崇文重教,當政后非常重視征集文獻圖集。他將從各地征集的三千多卷圖書,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時設置的“建業(yè)書房”,為南唐日后成為“文獻之地”開了先河。

此外,李昪對教育的重視也為后世所稱道。他除了在秦淮河畔設國子監(jiān),興辦太學、小學,培養(yǎng)國子博士和四門博士外,還在廬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學館,號曰廬山國學。著名詩人江為、伍喬、劉洞等人都曾在此求學。

軼事典故

李昪曾宴請徐知詢,以金鐘盛酒,向徐知詢勸酒,道:“希望弟弟你能活一千歲?!毙熘儜岩删浦杏卸?,便倒出一半給李昪,道:“我愿意和哥哥各享五百歲?!崩顣c當即變色,不肯飲酒,而徐知詢也捧酒不退,左右都不知所措。這時,伶人申漸高搶過兩杯酒喝下,又拿著酒杯離開。李昪暗中命人送解藥給申漸高,但為時已晚。

墓葬紀念

欽陵,又稱永陵,是李昪與宋皇后合葬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南郊祖堂山西南麓,墓長21.48米,寬10.45米,高5.3米,分前、中、后三室和十個側室。1950年由南京博物院進行考古發(fā)掘,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家庭成員

妻妾

王氏,李昪元配,吳升州刺史王戎之女,封魏國君,南唐建立后追封順妃。

宋福金,原為王氏滕嫁,生元宗李璟,后立為繼室。南唐建立后冊為皇后,后尊為皇太后,謚號元敬。

種時光,原為宮人,生江王李景逷,進封夫人。元宗繼位后,進封保寧王太妃。

子女

兒子

李昪共有五個兒子:

長子李景通(李璟),初封吳王,后改封齊王,后繼承皇位,即南唐元宗。

次子李景遷,南唐建立后追封高平郡王,謚號定,后追封楚王。

三子李景遂,封晉王,一度被立為皇太弟。后被太子李弘冀毒死,追贈太弟,謚號文成。

四子李景達,封齊王。死后追贈太弟,謚號昭孝。

五子李景逷,封江王,死后謚號昭順。

女兒

李昪共有七個女兒。

永興公主,李昪第四女,嫁給楊溥的太子楊璉。

豐城公主。

盛唐公主。

太和公主,下嫁嚴可求之子嚴續(xù)。

建昌公主。

玉山公主。

興國公主,下嫁馬仁裕。

李昪的詩(共1首詩)
  • 《詠燈》
    一點分明值萬金,開時惟怕冷風侵。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

古詩大全

好86網為您提供李昪簡介,李昪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李昪古詩大全,李昪的詩,李昪作品目錄

http://m.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942b43ac9b942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