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蜉蝣譯文
蜉蝣注解
蜉蝣背景
關于《曹風·蜉蝣》的背景,《毛詩序》以為是諷刺曹昭公的奢侈,后人有贊同也有不贊同的。以蜉蝣來諷刺國君的奢侈,實在有點比擬不倫的感覺。不過從詩的內容來看,它所傳達的是貴族階層的情緒,應無疑問。從曹國的特定背景來看,一則其地多湖泊,適宜于蜉蝣生存,一則其國力單薄,處于大國的威逼之下,這里的士大夫也許因此對人生更多憂懼和傷感。
蜉蝣賞析
《蜉蝣》開篇即以“蜉蝣之羽”為比,這個小生命的翅膀,像一件華美的衣裳那樣艷麗多彩。但這種美麗來之不易,且只有一天的美麗,宛如曇花一現(xiàn)。詩人見此情景生發(fā)感慨。一種珍惜生命、把握現(xiàn)在的緊迫感油然而生。第二章意思大致相同。第三章,描述蜉蝣的初生,剛剛破土而出的時候,麻衣如雪,那薄如麻絲的翅羽好像初雪一樣潔白柔嫩。但它很快就飛翔起來,盡情揮舞生命的光采。相比之下,人當然要學習蜉蝣精神,生之光華,死之絢爛。 這詩的內容簡單,結構更是單純,卻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變化不多的詩句經過三個層次的反復以后給人的感染是濃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麗經這樣處理,便有了一種不真實的艷光,那小蟲的一生竟帶上了鋪張的華麗;但因這種描寫之間相隔著對人生憂傷的深深感喟,所以對美的贊嘆描畫始終伴隨著對消亡的無奈,那種曇花一現(xiàn)、浮生如夢的感覺就分外強烈。 《蜉蝣》的情調自然是有點消沉的。但人一旦追問自己:“你是誰?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憂傷根本上是無法避免的。特別是在缺乏強有力的宗教的古代中國,由于不能對生死的問題給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憂傷籠罩。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對死的憂傷、困惑、追問,歸根結蒂是表現(xiàn)著對生的眷戀,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
作者簡介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m.meilook.com.cn/shici_view_9cfb5043ac9cfb5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