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方孝孺

hàodàngqiánkūnlànmànchūn,
tiānjiāngqióngrén。。
jiǒngchòuwèikānkuāshì,
zòngyǒuzhēng爭(zhēng)xīnjiěchēn。。

作者簡(jiǎn)介

方孝孺
方孝孺[明代]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hào)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shí),蜀獻(xiàn)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明朝大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fā)動(dòng)“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shí)追謚“文正”。 更多

方孝孺的詩(shī)(共277首詩(shī))
  • 《絕命詞》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jì)兮,謀國(guó)用猶。
    忠臣發(fā)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查看譯文
  • 《蚊對(duì)》
      天臺(tái)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驚寤,以為風(fēng)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dòng)酗w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撲股面。
    毛發(fā)盡豎,肌肉欲顫;
    兩手交拍,掌濕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為。
    蹴童子,呼曰:
    “吾為物所苦,亟起索燭照。
    ”燭至,絺帷盡張。
    蚊數(shù)千,皆集帷旁,見燭亂散,如蟻如蠅,利嘴飫腹,充赤圓紅。
    生罵童子曰:
    “此非吾血者耶?
    爾不謹(jǐn),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異類也,防之茍至,烏能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煙勃郁,左麾右旋,繞床數(shù)匝,逐蚊出門,復(fù)于生曰:
    “可以寢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將寢,呼天而嘆曰:
    “天胡產(chǎn)此微物而毒人乎?
    ”   童子聞之,啞而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載之間,二氣絪緼,賦形受質(zhì),人物是分。
    大之為犀象,怪之為蛟龍,暴之為虎豹,馴之為麋鹿與庸狨,羽毛而為禽為獸,裸身而為人為蟲,莫不皆有所養(yǎng)。
    雖巨細(xì)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則一也。
    自我而觀之,則人貴而物賤,自天地而觀之,果孰貴而孰賤耶?
    今人乃自貴其貴,號(hào)為長(zhǎng)雄。
    水陸之物,有生之類,莫不高羅而卑網(wǎng),山貢而海供,蛙黽莫逃其命,鴻雁莫匿其蹤,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而物獨(dú)不可食于人耶?
    茲夕,蚊一舉喙,即號(hào)天而訴之;
    使物為人所食者,亦皆呼號(hào)告于天,則天之罰人,又當(dāng)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異類也,猶可言也。
    而蚊且猶畏謹(jǐn)恐懼,白晝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見,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類者,啜栗而飲湯,同也;
    畜妻而育子,同也;
    衣冠儀貌,無不同者。
    白晝儼然,乘其同類之間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腦,使其餓踣于草野,流離于道路,呼天之聲相接也,而且無恤之者。
    今子一為蚊所,而寢輒不安;
    聞同類之相,而若無聞,豈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天臺(tái)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戶,坐以終夕。
    查看譯文
  • 《深慮論》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豈其慮之未周歟?
    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dāng)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qiáng)耳,變封建而為郡縣。
    方以為兵革不可復(fù)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guó)萌篡弒之謀。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勢(shì),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
    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
    而其亡也,蓋出于所備之外。
    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quán),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于敵國(guó)。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
    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亂亡者,何哉?
    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良醫(yī)之子,多死于病;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豈工于活人,而拙于謀子也哉?
    乃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shù)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jì),而唯積至誠(chéng),用大德以結(jié)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
    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guó),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慮之遠(yuǎn)者也。
    夫茍不能自結(jié)于天,而欲以區(qū)區(qū)之智籠絡(luò)當(dāng)世之務(wù),而必后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zé)o者,而豈天道哉!
    查看譯文
  • 《豫讓論》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dāng)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jiǎn)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
    釣名沽譽(yù),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
    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bào)仇。
    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
    嗚呼!
    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
    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
    “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
    ”謂非忠可乎?
    及觀其斬衣三躍,襄子責(zé)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獨(dú)死于智伯。
    讓應(yīng)曰:
    “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bào)之;
    智伯以國(guó)士待我,我故以國(guó)士報(bào)之。
    ”即此而論,讓馀徐憾矣。
      段規(guī)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xiàn),未聞以國(guó)士待之也;
    而規(guī)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qǐng),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guó)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
    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
    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guó)士矣,國(guó)士——濟(jì)國(guó)之上也。
    當(dāng)伯請(qǐng)地?zé)o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shí),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日:
    “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
    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
    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
    忿必爭(zhēng),爭(zhēng)必?cái)。?br>驕必傲,傲必亡”。
    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
    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
    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chéng),庶幾復(fù)悟。
    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
      讓于此時(shí),曾無一語(yǔ)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guó)士之報(bào),曾若是乎?
    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dú)庵?,甘自附于刺客之流?br>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guó)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dāng)矣;
    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
    噫!
    查看譯文
  • 《次修得雜詩(shī)韻》
    神龍臥深澤,不若抱甕滋。
    白日掞重陰,不如寸燭輝。
    賢豪初未遇,但覺吾道非。
    紛紛當(dāng)涂子,權(quán)勢(shì)眾所歸。
    兩生困蓬藋,屠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查看譯文
  • 題趙仲穆看云圖
    〔明代〕
    舊游清苕上,愛看弁峰云。
    梢將春雨度,始見遠(yuǎn)林分。
    起滅悟真理,逍遙遺世紛。
    於焉自怡悅,永懷陶隱君。
  • 龍泉山·曉色姚江上
    文彭文彭〔明代〕
    曉色姚江上,青山逐霧開。
    輕風(fēng)吹竹樹,初日映樓臺(tái)。
    春到花爭(zhēng)發(fā),潮平水自回。
    莫言行役苦,勝景且徘徊。
  • 從軍行·少小習(xí)胡兵
    薛蕙薛蕙〔明代〕
    少小習(xí)胡兵,從軍右北平。
    先登百死陣,卻破萬重城。
    邊郡勤王苦,中朝論賞輕。
    封侯自有數(shù),安用怨匡衡。
  • 謁謝疊山祠
    邵寶邵寶〔明代〕
    從容就義幾封書,三百年來養(yǎng)士余。
    商老不知周粟富,晉人方恨楚材虛。
    庭留舊柏生同勁,鼎薦新薇死亦臞。
    有詔作人無事日,江花江草正愁予。
  • 上云樂
    劉基劉基〔明代〕
    混沌結(jié),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zhì)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
    攵玄風(fēng)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惟有西天老胡名文康,自從盤古到今日,不老不少,氣體充實(shí)如嬰孩。
    性情和易顏色好,恰似初釀匐萄醅。
    激之而不見其怒,撓之而不見其咍,甘之而不見其喜,苦之而不見其款。
    所以于物無所忤,于人無所猜,于事無所礙,于藝無所能。
    不生不死在人世,借問老胡何修得此哉?
    老胡答言我亦不自解,請(qǐng)說伏羲神農(nóng)皇帝在日一二事,不知得失汝自挨。
    伏羲始畫八八六十有四卦,羅天網(wǎng)地括五材。
    老胡不識(shí)單與耦,謂是烏曹重疊堆磚坯。
    倉(cāng)頡制文字,鬼母夜哭聲哀哀。
    老胡不識(shí)點(diǎn)與畫,謂是蝸牛之淚縈莓苔。
    容成隸首造歷數(shù),上收坤靈之精爽,下掇乾象之根荄。
    大撓作甲子,編戶星宿來當(dāng)差。
    老胡不識(shí)一二三四五,但見暖則出,寒則伏,一似蟲豸聽命霜與雷。
    羲和常儀占日月,拘束烏飛兔走翼足相排挼。
    鬼臾區(qū)占星氣,指斥王蓬絮,周伯老子無所藏匿其祥災(zāi)。
    老胡不識(shí)金木水火土,但見昊天森列眾光怪,大者如缶,小者如杯。
    伶?zhèn)惤刂褡髀蓞?,中間實(shí)以葭莩灰。
    玄問老鬼二十四,俯首受命同輿佁。
    又用子谷秬黍起度量,教得蠢動(dòng)狡猾而不呆。
    老胡不識(shí)輕重長(zhǎng)短多與寡,但覺饑則食,飽則止,明則起,暗則臥,有力即往,倦即回。
    軒轅黃帝與岐伯,口嘗毒藥,一日生死八九遍,皮肉黑瘦生煙煤。
    老胡但見顏色差異即不吃,牙齒牢硬無齜。
    九天玄女說兵法,風(fēng)云鳥蛇掌上排。
    教人斗鬩逞雄杰,致使阪泉涿鹿之野,它它藉藉撐枯海爾時(shí)眾賢圣,尾尾相繼轟轤濆。
    雕肝琢腎鏤心肺,傾瀉精髓通脊脢。
    攘攘擾擾競(jìng)神知,虛名不朽身先隤。
    惟有老胡混沌無孔竅,不與人世分仇儕。
    堯舜相傳授,四海玉燭無氛埃。
    老胡隨眾歌《擊壤》,帝力于我何有哉?
    湯武行放伐,鷹化為雀駒為裛。
    龍逢被殺夷叔餓,何如老胡終日瞑坐山之隈。
    五伯與七國(guó),角力爭(zhēng)喧豗。
    謀臣辨士神出而鬼沒,口干舌拔眉眼。
    到頭畢竟成就者,土墳三尺埋蒿萊。
    老胡萬事皆不理,厓厓坐得四肢百骨如干柴。
    所以天地鬼神不怪怒,容得老胡永遠(yuǎn)在世上,時(shí)復(fù)一出歌笑呈詼諧。
    況遇天子圣,德澤浹九垓。
    青云應(yīng)呂風(fēng)應(yīng)律,遐方感化神民懷。
    老胡再拜稽首獻(xiàn)天子壽,愿天子與天地相似,老胡歲歲舞蹈玉墀下,跪進(jìn)玻璃杯。

古詩(shī)大全

http://m.meilook.com.cn/shici_view_9cf97a43ac9cf97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