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百度百科
讀山海經·其十譯文
讀山海經·其十注解
讀山海經·其十背景
關于這組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界尚有爭議。逯欽立認為這組詩大約作于晉安帝義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淵明處于歸園田居前期,耕種之余便以琴書自娛。這期間他讀了《山海經》及另一些神話、歷史書如《穆天子傳》之類,有感而作這十三首詩。而鄧小軍認為這組詩當系作于劉裕篡晉之后,孟二冬則說這組詩大約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淵明五十八歲。
讀山海經·其十賞析
陶淵明一生酷愛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詩重要的主題。這首詩贊嘆神話形象精衛(wèi)、刑天,即是此精神的體現。 首聯“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备爬司l(wèi)的神話故事,極為簡練、傳神?!渡胶=洝け鄙浇洝吩疲骸鞍l(fā)鳩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本l(wèi)為復溺死之仇,竟口銜微木,要填平東海。精衛(wèi)之形,不過為一小鳥,精衛(wèi)之志則大矣?!熬l(wèi)銜微木”之“銜”字、“微”字,可以細心體會?!般暋弊譃椤渡胶=洝吩乃?,“微”字則出諸詩人之想象,兩字皆傳神之筆,“微木”又與下句“滄海”對舉。精衛(wèi)口中所銜的細微之木,與那莽蒼之東海,形成強烈對照。越凸出精衛(wèi)復仇之艱難、不易,便越凸出其決心之大,直蓋過滄海。從下字用心之深,足見詩人所受感動之深。 頷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概括了刑天的神話故事,亦極為簡練、傳神。《山海經·海外西經》云:“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為復斷首之仇,揮舞斧盾,誓與天帝血戰(zhàn)到底,尤可貴者,其勇猛凌厲之志,本是始終存在而不可磨滅的?!靶烫煳韪善荨敝拔琛弊郑懊椭竟坛T凇敝懊汀弊?,皆傳神之筆。 頸聯“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薄巴铩?,言同為有生命之物,指精衛(wèi)、刑天之原形?!盎ァ?,言物化,指精衛(wèi)、刑天死而化為異物?!凹葻o慮”實與“不復悔”對舉。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時,下句言其死后,精衛(wèi)、刑天生前既無所懼,死后亦無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發(fā)揮,淵明詩意綿密如此。 尾聯“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眹@惋精衛(wèi)、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復仇雪恨之時機,終未能等待得到。詩情之波瀾,至此由豪情萬丈轉為悲慨深沉,引人深長思之。猛志之常在,雖使人感佩;而時機之不遇,亦復使人悲惜。這其實是一種深刻的悲劇精神。 在《山海經》的神話世界里,精衛(wèi)、刑天復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償。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卻并非是無價值的,這種精神,其實是中國先民勇敢堅韌的品格之體現。
作者簡介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m.meilook.com.cn/shici_view_9cf6ff43ac9cf6ff/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