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張孝祥

長淮望斷,關(guān)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fēng)勁,悄邊聲。
黯銷凝。
追想當(dāng)年事,殆天數(shù),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氈鄉(xiāng),落日牛羊下,區(qū)脫縱橫。
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
笳鼓悲鳴。
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
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
渺神京。
干羽方懷遠(yuǎn),靜烽燧,且休兵。
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
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羽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
有淚如傾。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譯文

長淮望斷,關(guān)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fēng)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dāng)年事,殆天數(shù),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xiāng),落日牛羊下,區(qū)脫縱橫??疵跸C,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佇立漫長的淮河岸邊極目望遠(yuǎn),關(guān)塞上的野草叢茂是平闊的荒原。北伐的征塵已暗淡,寒冷的秋風(fēng)在勁吹,邊塞上的靜寂悄然。我凝神佇望,心情黯淡。追想當(dāng)年的中原的淪陷,恐怕是天意運數(shù),并非人力可扭轉(zhuǎn);在孔門弟子求學(xué)的洙水和泗水邊,在弦歌交秦的禮樂之邦,也已變成膻腥一片。隔河相望是敵軍的氈帳,黃昏落日進(jìn)牛羊返回圈欄,縱橫布置了敵軍的前哨據(jù)點。看金兵將令夜間出獵,騎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川,胡笳鼓角發(fā)出悲壯的聲音,令人膽戰(zhàn)心寒。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干羽方懷遠(yuǎn),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想我腰間弓箭,匣中寶劍,空自遭了蟲塵埃的侵蝕和污染,滿懷壯志竟不得施展。時機(jī)輕易流失,壯心徒自雄健,剛暮將殘。光復(fù)汴京的希望更加渺遠(yuǎn)。朝廷正推行禮樂以懷柔靖遠(yuǎn),邊境烽煙寧靜,敵我暫且休兵。冠服乘車的使者,紛紛地奔馳匆匆,實在讓人羞愧難以為情。傳說留下中原的父老,常常盼望朝廷,盼望皇帝儀仗,翠蓋車隊彩旗蔽空,使得行人來到此地,一腔忠憤,怒氣填膺,熱淚傾灑前胸。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注解

1
長淮:指淮河。
2
關(guān)塞莽然平:草木茂盛,齊及關(guān)塞。謂邊備松馳。莽然,草木茂盛貌。感傷出神之狀。征,精神頹喪貌。
3
當(dāng)年事:指靖康二年(1127年)中原滄陷的靖康之變。
4
殆:似乎是。魯國二水名,流經(jīng)曲阜(春秋時魯國國都),孔子曾在此講學(xué)。
5
弦歌地:指禮樂文化之邦。膻,腥臊氣。
6
氈鄉(xiāng):指金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住在氈帳里,故稱為氈鄉(xiāng)。
7
落日牛羊下:定望中所見金人生活區(qū)的晚景。
8
區(qū)脫縱橫:土堡很多。區(qū)脫,匈奴語稱邊境屯戍或守望之處。寫敵軍威勢。此指故方將帥。夜間打獵。舉者火把的馬隊。
9
埃蠹:塵掩蟲蛀。
10
零:盡。
11
渺神京:收復(fù)京更為渺茫。神京,指北宋都誠汴京。
12
干羽方懷遠(yuǎn):用文德以懷柔遠(yuǎn)人,謂朝廷正在向敵人求和。干羽,干盾和翟羽,都是舞蹈樂具。
13
靜烽燧:邊境上平靜無戰(zhàn)爭。烽燧,即烽煙。冠服求和的使者。奔走忙碌,往來不絕。何以為情,猶太今之“怎么好意思”。
14
翠葆霓旌:指皇帝的儀仗。翠葆,以翠鳥羽毛為飾的車蓋。霓旌,像虹霓似的彩色旌旗。
15
填膺:塞滿胸懷。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背景

  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張浚領(lǐng)導(dǎo)的南宋北伐軍在符離潰敗,主和派得勢,將淮河前線邊防撤盡,向金國遣使乞和。面對這種嚴(yán)峻的形勢,作者義憤填膺,寫下這首慷慨悲壯的篇什。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賞析

這首詞作于宋孝宗隆興二年。頭一年,元帥張浚率軍北伐,在今安徽宿縣符離集戰(zhàn)敗,投降派得勢,與金通使議和。當(dāng)時張孝祥任建康(今南京)留守。張浚召集抗金義士于建康,擬上書孝宗,反對議和。張孝祥即席賦此詞,張浚深受感動,立即罷席而起,入宮求見孝宗。詞里描寫了淪陷區(qū)的荒涼景象和敵人的驕橫殘暴,抒發(fā)了反對議和的激昂情緒。

上闋,描寫江淮區(qū)域宋金對峙的態(tài)勢?!伴L淮”二字,指出當(dāng)時的國境線,含有感慨之意。自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宋“與金國和議成,立盟書,約以淮水中流畫疆”(《宋史·高宗紀(jì)》)。昔日曾是動脈的淮河,如今變成邊境。這正如后來楊萬里《初入淮河》詩所感嘆的:“人到淮河意不佳”,“中流以北即天涯!”國境已收縮至此,只剩下半壁江山。極目千里淮河,南岸一線的防御無屏障可守,只是莽莽平野而已。江淮之間,征塵暗淡,霜風(fēng)凄緊,更增戰(zhàn)后的荒涼景象。

“黯銷凝”一語,揭示出詞人的壯懷,黯然神傷。追想當(dāng)年靖康之變,二帝被擄,宋室南渡。誰實為之?天耶?人耶?語意分明而著以“殆”、“非”兩字,便覺搖曳生姿。洙、泗二水經(jīng)流的山東,是孔子當(dāng)年講學(xué)的地方,如今也為金人所占,這對于詞人來說,怎能不從內(nèi)心深處激起震撼、痛苦和憤慨呢?自“隔水氈鄉(xiāng)”直貫到歇拍,寫隔岸金兵的活動。一水之隔,昔日耕稼之地,此時已變?yōu)橛文林l(xiāng)。帳幕遍野,日夕吆喝著成群的牛羊回欄?!奥淙铡本洌Z本于《詩應(yīng)警覺的是,金兵的哨所(區(qū)脫:胡人防敵的土室)縱橫,防備嚴(yán)密。尤以獵火照野,凄厲的笳鼓可聞,令人驚心動魄。金人南下之心未死,國勢仍是可危。

下闋,抒寫復(fù)國的壯志難酬,朝延當(dāng)政者茍安于和議現(xiàn)狀,中原人民空盼光復(fù),詞情更加悲壯。換頭一段,詞人傾訴自己空有殺敵的武器,只落得塵封蟲蛀而無用武之地。時不,徒具雄心,卻等閑虛度。紹興三十一年的秋冬,孝祥閑居往來于宣城、蕪湖間,聞采石大捷,曾在《水調(diào)歌頭。和龐佑甫》一首詞里寫道:“我欲乘風(fēng)去,擊楫誓中流?!钡浇涤^察形勢,仍感報國無門。所以“渺神京”以下一段,悲憤的詞人把詞筆犀利鋒鋩直指偏安的小朝廷。汴京渺遠(yuǎn),何時光復(fù)!所謂渺遠(yuǎn),豈但指空間距離之遙遠(yuǎn),更是指光復(fù)時間之渺茫。這不能不歸罪于一味偷安的朝廷?!案捎鸱綉堰h(yuǎn)”活用《尚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干,盾;羽,雉尾)故事。據(jù)說舜大修禮樂,曾使遠(yuǎn)方的有苗族來歸順。詞人借以辛辣地諷刺朝廷放棄失地,安于現(xiàn)狀。所以下面一針見血揭穿說,自紹興和議成后,每年派遣賀正旦、賀金主生辰的使者、交割歲幣銀絹的交幣使以及有事交涉的國信使、祈請使等,充滿道路,在金愛盡屈辱,忠直之士,更有被扣留或被殺害的危險,有被扣留或被殺害的危險。即如使者至金,在禮節(jié)方面仍須居于下風(fēng)。岳珂《桯史》記載:“……禮文之際,多可議者,而受書之儀特甚。逆亮(金主完顏亮)渝平,孝皇(宋孝宗)以奉親之故,與雍(金世宗完顏雍)繼定和好,雖易稱叔侄為與國,而此儀尚因循未改,上(孝宗)常悔之?!边@就是“若為情”——何以為情一句的事實背景,詞人所以嘆息痛恨者?!奥劦馈眱删鋵懡鹑私y(tǒng)治下的父老同胞,年年盼望王師早日北伐收復(fù)天地?!按漭崮揿骸保达椧曾B羽的車蓋和彩旗,是皇帝的儀仗,這里借指宋帝車駕。詞人的朋友范成大八年后使金,過故都汴京,有《州橋》一詩:“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曾在陜西前線戰(zhàn)斗過的陸游,其《秋夜將曉出離門迎涼有感》一詩中也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皆可印證。這些愛國詩人、詞人說到中原父老,真是同深感慨。作者舉出中原人民向往故國,殷切盼望復(fù)國的事實,就更深刻地揭露偏安之局是多么違反人民意愿,更使人感到無比氣憤的事。結(jié)尾三句順勢所至,更把出使者的心情寫出來。孝祥伯父張邵于建炎三年使金,以不屈被拘留幽燕十五年。任何一位愛國者出使渡淮北去,就都要為中原大地的長期不能收復(fù)而激起滿腔忠憤,為中原人民的年年傷心失望而傾瀉出熱淚?!笆剐腥说酱恕币痪?,“行人”或解作路過之人,亦可通。北宋劉潛、李冠兩首《六州歌頭》,一詠項羽事,一詠唐玄宗、楊貴妃事,末皆用此句格。劉作曰“遣行入到此,追念痛傷情,勝負(fù)難憑”;李作曰“使行人到此,千古只傷歌,事往愁多”。孝祥此語大概亦襲自前人。

縱觀全詞,上闋又可各分為三小段,作者在章法上也頗費心思宴會的地點在建康,當(dāng)詞人唱出“長淮望斷”,誰能不為之動容?他不讓聽者停留在淮河為界的苦痛眼前現(xiàn)實,而且緊接著以“追想當(dāng)年事”一語把大家的心緒推向北方更廣大的被占區(qū),加重其山河破碎之感。這時又突然以“隔水氈鄉(xiāng)”提出警告,把眾賓的注意力再引回到“胡兒打圍涂塘北,煙火穹廬一江隔”(張孝祥《和沈教授子壽賦雪》詩句)的現(xiàn)實中來。一闋之內(nèi),波瀾迭起。換頭以后的寫法又有變化。承上闋指明的危急形勢,首述恢復(fù)無期、報國無門的失望;繼斥朝廷的忍辱求和;最后指出連過往的人《包括赴金使者》見到中原遺老也同樣悲憤。這樣高歌慷慨,愈轉(zhuǎn)愈深,不僅充分表達(dá)了詞人的無限悲憤之情,更有力地激發(fā)起人們的愛國熱情。據(jù)南宋無名氏《朝野遺記》說:“歌闋,魏公(張浚)為罷席而入”,可見其感人之深。

這首詞的強(qiáng)大生命力就在于詞人“掃開河洛之氛祲,蕩洙泗之膻腥者,未嘗一日而忘胸中”的愛國精神。正如詞中所顯示,熔鑄了民族的與文化的、現(xiàn)實的與歷史的、人民的與個人的因素,是一種極其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以一旦傾吐為詞,發(fā)抒忠義就有“如驚濤出壑”的氣魄(南宋滕仲固跋郭應(yīng)祥《笑笑詞》語,據(jù)稱于湖一傳而得吳鎰,再傳而得郭)。同時,《六州歌頭》篇幅長,格局闊大。多用三言、四言的短句,構(gòu)成激越緊張的促節(jié),聲情激壯,正是詞人抒發(fā)滿腔愛國激情的極佳藝術(shù)形式。詞中,把宋金雙方的對峙局面,朝廷與人民之間的尖銳矛盾,加以鮮明對比。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了那個時代的宏觀歷史畫卷,強(qiáng)有力地表達(dá)出人民的心聲。就像杜甫詩歷來被稱為詩史一樣,這首《六州歌頭》,也完全可以被稱為詞史。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張孝祥
張孝祥[宋代]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fēng)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更多

張孝祥的詩(共740首詩)
  • 《念奴嬌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fēng)色。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yīng)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溟空闊。
    盡挹西江,細(xì)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
    查看譯文
  • 《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fēng)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查看譯文
  • 《南歌子》
    人物羲皇上,詩名沈謝間。
    漫郎元自謾為官。
    醉眼瞢騰、只擬看湘山。
    小隱今成趣,鄰翁獨往還。
    野堂梅柳尚春寒。
    且趁華燈、頻泛酒船寬。
    查看譯文
  • 《霜天曉角》
    柳絲無力。
    冉冉縈愁碧。
    系我船兒不住,楚江上、晚風(fēng)急。
    棹歌休怨抑。
    有人離恨極。
    說與歸期不遠(yuǎn),剛不信、淚偷滴。
    查看譯文
  • 《生查子》
    遠(yuǎn)山眉黛橫,媚柳開青眼。
    樓閣斷霞明,簾幕春寒淺。
    杯延玉漏遲,燭怕金刀剪。
    明月忽飛來,花影和簾卷。
    查看譯文
  • 十二月十六日
    劉敞劉敞〔宋代〕
    水國冰銷天欲春,山城日出景還新。
    可憐物色曾非土,亦復(fù)窮愁不放人。
    碌碌流年轉(zhuǎn)車轂,悠悠生意厭風(fēng)塵。
    草茅不必開三徑,杖履何嘗及四鄰。
  • 感皇恩
    葉景山〔宋代〕
    春水滿池塘,春風(fēng)吹柳。
    春草茸茸媚晴晝。
    春煙駘蕩,春色著人如舊。
    春光無限好,花時候。
    春院宴開,春屏環(huán)繡。
    春酒爭持介眉壽。
    春衫春暖,春回遏云聲透。
    春年常不老,松筠茂。
  • 即事偶書·世道逢消長
    文彥博文彥博〔宋代〕
    世道逢消長,人情徇愛憎。
    光華如石火,明滅似風(fēng)燈。
    巢幕堪憂燕,垂天不羨鵬。
    危心戒行險,視履益兢兢。
  • 鉛山道中懷故興化令賈元放故郁林教授賈季承
    趙蕃趙蕃〔宋代〕
    駛雨更冷風(fēng),長松十里中。
    欲吟吟不盡,將語語誰同。
    賦鵩人安在,驂羸我欲窮。
    枕流還泊泊,幽夢恐難通。
  • 洞仙歌·雪云散盡
    李元膺李元膺〔宋代〕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
    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fù)新意。
    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后時之悔。
    雪云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于人便青眼。
    更風(fēng)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yuǎn),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
    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fēng)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古詩大全

http://m.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237c43ac9a237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