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商隱

山東今歲點行頻,幾處冤魂哭虜塵。
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

灞岸譯文

山東今歲點行頻,幾處冤魂哭虜塵。山東一帶在今年總是接二連三地抽丁征兵,看茫?;囊吧嫌卸嗌僭┗暝诳尢柹胍?。

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我佇立在霜水橋邊,背倚著高高的華表,不禁想起那升平年代皇帝每到二月就要東巡。

灞岸注解

1
點行頻:多次點兵出征。
2
虜塵:指征戰(zhàn)地。
3
華表:設(shè)於道旁的路標,又橋旁大石柱也稱作華表。
4
平時:指興平之時。
5
東巡:傳堯舜東巡,至于泰山,此處借指唐天子之巡幸洛陽東都。

灞岸賞析

這首詩以會昌初年回鶻南侵為背景,寫詩人在灞岸遠眺時的心情,通過想望中東都一帶兵士應(yīng)征、北方邊地百姓號哭的情景與盛對帝王東巡的對比,寓今昔盛衰之感,表現(xiàn)了詩人對時局的關(guān)注和對百姓苦難的同情。

首句和二句都是遙想景象,詩人想象山東一帶頻頻征丁的悲慘境況,突出“山東”,是搪征兵遍及內(nèi)地,“頻”表明征兵次數(shù)多人數(shù)多,可見百姓遭受兵役之苦,此句又和四句成對比。冤魂“哭”虜塵則是為邊地犧牲的無數(shù)戰(zhàn)士哀傷。三、四句由倚華表想起唐代興盛時期皇帝的巡游。詩人倚著溺橋邊的華表眺望,想到升平年代山東地區(qū)此時應(yīng)是在準備皇帝的東巡,豈能有頻頻征發(fā)和一處處百姓在虜塵中號哭之事。唐朝安史之亂前,皇帝在東西都之間往來頻繁,一膏霸橋為車駕所必經(jīng),可以說是當年升平的見證。安史亂后,巡幸東都之事久廢。

結(jié)構(gòu)上,詩人先從眺望中想象到的今日情景寫起,再聯(lián)想昔日東巡,結(jié)尾戛然而止,余味深遠,令人深思。而且這種從時間角度來說的倒裝,起到了更好的襯跌效果,能突出侵擾與動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但這種結(jié)構(gòu)安排未必是作者有意為之,詩人的思路本來就是由現(xiàn)實出發(fā)而聯(lián)想開去的,遵循的是思維自身的邏輯。

作者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唐代]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更多

李商隱的詩(共937首詩)
  • 春至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 黃梢新柳出城墻。
    閑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fēng)光。
  • 壯士吟·壯士何曾悲
    孟遲〔唐代〕
    壯士何曾悲,悲即無回期。
    如何易水上,未歌淚先垂。
  • 使君席夜送嚴河南赴長水(得時字)
    岑參岑參〔唐代〕
    嬌歌急管雜青絲,銀燭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 河尹天明坐莫辭。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馬去遲。
    寄聲報爾山翁道,今日河南勝昔時。
  • 日出行·白日下昆侖
    李賀李賀〔唐代〕
    白日下昆侖,發(fā)光如舒絲。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黃河曲,日從中央轉(zhuǎn)。
    旸谷耳曾聞,若木眼不見。
    奈爾鑠石,胡為銷人。
    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詎教晨光夕昏。
  • 觀刈麥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wù)邽楸瘋?br>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古詩大全

http://m.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124c43ac9a124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