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

百度百科

山中·長江悲已滯譯文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長江好似已經(jīng)滯流,在為我不停地悲傷。萬里遠游之人,思念著早日回歸。

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何況是高風(fēng)送秋的傍晚時分,深山重重,黃葉在漫山飄飛。

山中·長江悲已滯注解

1
滯:淹留。一說停滯,不流通。
2
萬里:形容歸程之長。
3
念將歸:有歸鄉(xiāng)之愿,但不能成行。
4
況屬:何況是。屬,恰逢,正當(dāng)。
5
高風(fēng):山中吹來的風(fēng)。一說即秋風(fēng),指高風(fēng)送秋的季節(jié)。

山中·長江悲已滯背景

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后期時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無所事事,本想借著蜀地山水名勝以消解胸中的積憤。實際上,南國物候也為詩人增添了不少的鄉(xiāng)思和煩憂。

山中·長江悲已滯賞析

這詩以首抒寫旅愁鄉(xiāng)思的小詩,詩人在寥寥二十個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現(xiàn)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chuàng)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

開頭兩句“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在字面上也許應(yīng)解釋為因長期滯留在長江邊而悲嘆。如果與下面“萬里”句合看,可能詩人還想到長江萬里、路途遙遠而引起羈旅之悲。這首詩的題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詩人在山上望到長江而起興,是以日夜?jié)L滾東流的江水來對照自己長期滯留的旅況而產(chǎn)生悲思。這里,“長江”與“已滯”以及“大江”與“游子”“客心”的關(guān)系,詩人自己可以有各種聯(lián)想,也任讀者作各種聯(lián)想。聯(lián)系此句中的“念”字,則以解釋為思歸之念較好,這句的“將歸”和上句的“已滯”一樣,都指望遠懷鄉(xiāng)之人,即詩人自己。

最后兩句“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寫詩人在山中望見的實景,就整首詩來說,這兩句所寫之景是對一、二兩句所寫之情起襯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這里,秋風(fēng)蕭瑟、黃葉飄零的景象,既用來襯映旅思鄉(xiāng)愁,也可以說是用來比擬詩人的蕭瑟心境、飄零旅況。當(dāng)然,這個比擬是若即若離的。同時,把“山山黃葉飛”這樣一個純景色描寫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寫法上又是以景結(jié)情。

這首詩,前半抒情,后半寫景。詩中的情與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滲透、融合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歸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點染而加濃了它的悲愴色彩;后半首的風(fēng)吹葉落之景,也因旅思鄉(xiāng)情的注入而加強了它的感染力量。

作者簡介

王勃
王勃[唐代]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xué)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更多

王勃的詩(共116首詩)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查看譯文
  •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安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查看譯文
  • 《詠風(fēng)》
    肅肅涼風(fēng)生,加我林壑清。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div>查看譯文
  •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瑤軒綺構(gòu)何崔嵬,鸞歌鳳吹清且哀。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斜對甘泉路,蒼蒼茂陵樹。高臺四望同,帝鄉(xiāng)佳氣郁蔥蔥。紫閣丹樓紛照曜,璧房錦殿相玲瓏。東彌長樂觀,西指未央宮。赤城映朝日,綠樹搖春風(fēng)。旗亭百隊
    查看譯文
  • 《相和歌辭·江南弄》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云幾相送?,庈幗鸸壬洗簳r,玉童仙女無見期。紫露香煙眇難托,清風(fēng)明月遙相思。遙相思,草徒綠,為聽雙飛鳳凰曲。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m.meilook.com.cn/shici_view_998ce143ac998ce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