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譯文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把小船停放拴在岸邊的古木樹蔭下;拄著拐杖走過橋的東邊恣意觀賞這春光。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雨像故意要沾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吹拂人面的,帶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fēng)令人陶醉。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注解

1
系:聯(lián)接。
2
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稱。
3
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桿直立,長老了可做拐杖。
4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開時節(jié)的雨。
5
楊柳風(fēng):古人把應(yīng)花期而來的風(fēng),稱為花信風(fēng)。從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應(yīng)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花信風(fēng)”。其中清明節(jié)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稱楊柳風(fēng)。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背景

南宋時期的志南,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詩人,他雖然只有一首詩留存于世,可是他卻是僅僅憑借這一首詩,卻是成為了南宋時期最出色的詩僧,那便是他的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這是詩人在一次春日游覽中所見所聞。這首詩通篇看似信手拈來,卻可謂是字字珠璣,讀來當(dāng)真是令人贊嘆不已,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一讀。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賞析

這首小詩,主要寫詩人在微風(fēng)細雨中拄杖春游的樂趣。

前兩句敘事。寫年老的詩人,駕著一葉小舟,停泊到古木陰下,他上了岸,拄著拐杖,走過了一座小橋,去欣賞眼前無邊的春色。詩人拄杖春游,卻說“杖藜扶我”,是將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游伴,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使這位老和尚游興大漲,欣欣然通過小橋,一路向東。橋東和橋西,風(fēng)景未必有很大差別,但對春游的詩人來說,向東向西,意境和情趣卻頗不相同。 “東”有些時候便是“春”的同義詞,譬如春神稱作東君,東風(fēng)專指春風(fēng)。詩人過橋東行,正好有東風(fēng)迎面吹來,無論西行、北行、南行, 都沒有這樣的詩意。

后兩句通過自己的感覺來寫景物。眼前是杏花盛開,細雨綿綿,楊柳婀娜,微風(fēng)拂面。詩人不從正面寫花草樹木,而是把春雨春風(fēng)與杏花、楊柳結(jié)合,展示神態(tài),重點放在“欲濕”“不寒”二詞上?!坝麧瘛北憩F(xiàn)了濛濛細雨似有若無的情景,又暗表細雨滋潤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顯得更加嬌妍紅暈?!安缓倍?,點出季節(jié),說春風(fēng)撲面,帶有絲絲暖意,連綴下面風(fēng)吹動細長柳條的輕盈多姿場面,越發(fā)表現(xiàn)出春的宜人。這樣表達,使整個畫面色彩繽紛,充滿著蓬勃生氣。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fēng)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

志南這首詩,語語清淳,從容不迫,在寫景時充分注意了春天帶給人的勃勃生機,富有情趣,所以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贊賞。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釋志南
釋志南[宋代]

釋志南,朱熹曾為其詩卷作跋。事見《詩人玉屑》卷二○。 更多

釋志南的詩(共12首詩)

古詩大全

http://m.meilook.com.cn/shici_view_98feb543ac98feb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