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的意思
◎求仁得仁
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何怨?!?/span>清·紀昀《閱【好工具hao86.com】微草堂筆記》
⒈ 伯夷叔齊讓國遠去,恥食周粟,終于餓死, 孔子謂其求仁而得仁,無所怨。后多用為適如其愿之意。
引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真人俯思良久,顧羅生笑曰:‘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驅(qū)役鬼神,預人家兒女事。’”
求取仁德即得到仁德。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后指如愿以償。唐.白居易〈答戶部崔侍郎書〉:「退思此語,撫省初心;求仁得仁,又何不足之有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何怨?」
【解釋】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實現(xiàn)。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示例】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驅(qū)役鬼神,預人家兒女事。(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七)
【近義詞】如愿以償
【語法】求仁得仁連動式;作謂語、賓語;指如愿以償。
字義分解
(1)(動)請求:~救|~教。
(2)(動)要求:精益~精。
(3)(動)追求;探求;尋求:~學問|實事~是|刻舟~劍|不~名利。
(4)(動)需求;需要:供~關系|供過于~。
(5)姓。
1. 一種道德范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仁義(a.仁愛與正義;b.通情達理,性格溫順,能為別人著想)。仁愛。仁政。仁人志士(仁愛有節(jié)操的人)。仁義禮智(儒家的倫理思想)。仁至義盡。一視同仁(同樣看待,不分厚?。?/p>
2. 果核的最內(nèi)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兒。
3. 姓。
1.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濟。心得。
2. 適合:得勁。得當(dàng )。得法。得體。
3. 滿意:得意。揚揚自得。
4. 完成,實現(xiàn):飯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許可:不得隨地吐痰。
6. 口語詞(a.表禁止,如“得了,別說了”;b.表同意,如“得,就這么辦”)。
1. 必須,須要:可得注意。
2. 極舒服,極適意:這時要能洗上涼水澡,就得了。
1. 用在動詞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來。
2.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的連接補語,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最近文章
http://m.meilook.com.cn/ciyu_view_98fa5d43ac98fa5d/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