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時的意思
⒈ 指春、夏、秋三季農(nóng)作之時。
引《左傳·桓公六年》:“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br />杜預(yù)注:“三時,春、夏、秋?!?br />唐元稹《茅舍》詩:“我欲他郡長,三時務(wù)耕稼?!?br />《新唐書·劉蕡傳》:“愿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三時之務(wù),則播植不愆矣。”
⒉ 夏至后半個月。
引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yīng)令》詩:“五月炎蒸氣,三時刻漏長。”
明周之玙《農(nóng)圃六書·占候·五月占》:“夏至后半月為三時,頭時三日,中時五日,三時七日?!?/span>
⒊ 早、午、晚。
引唐高適《燕歌行》:“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br />明劉若愚《酌中志·大內(nèi)規(guī)制紀(jì)略》:“各有佛堂以供香火,三時鐘磬,宛如梵宮?!?br />清龔自珍《尊隱》:“日有三時,一曰蚤時,二曰午時,三曰昏時?!?/span>
⒋ 印度分一年為熱、雨、寒三時。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如來圣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span>
⒌ 佛教謂釋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將經(jīng)歷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時期。一般認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見南朝陳慧思《立誓愿文》。
引唐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佛滅度后,法有三時,謂正、像、末。具行教、行、證三,名為正法;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教無餘,名為末法。”
春、夏、秋三季農(nóng)作之時。
字義分解
最近文章
http://m.meilook.com.cn/ciyu_view_98160243ac98160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